吃素求健康?卻越吃越肥! 小心「熱量地雷」吞下肚!

分享:

記者藍麗琪/綜合報導

根據2020年的估計,在台灣大約有300萬人是素食者,多數人是基於宗教因素,認為素食有益健康的人不在少數,在大街小巷看到素食餐館也並非難事,營養師高敏敏就點出,常見的素食材料中隱含了地雷與盲點,你知道自己吃下的素食有多少熱量嗎?

素食材料隱含許多飲食地雷與盲點!(圖/pixabay)

高敏敏整理出了各種素食材料的熱量營養圖鑑,比較之後會發現,其實有些素料的熱量、鈉含量都需要注意,而素料常常都是用黃豆、蒟蒻、穀類澱粉加工製成,有時加工過度,熱量就會跟著往上飆!

以熱量最高的「麵輪」來說,每100g所含的脂肪居然高達40.5g,參考衛福部的每日脂肪建議攝取量為20-30%,假設一個成人每日總攝取量是2000大卡,油脂最多只能600大卡,吃下100g麵輪就幾乎達標;另外衛福部建議的每日鈉總攝取量不要超過2400mg,尤其高血壓患者,在選擇素料時要特別注意!

素食材料熱量營養圖鑑(圖/翻攝自高敏敏IG)

吃素變胖4大原因要注意

除了素食材料熱量不低,高敏敏也列出吃素卻越吃越胖的4大原因:

1.蔬菜炒太油:為口感好吃,常用油炒、油炸、勾芡、淋醬等

2.蛋白質品質差:蛋白質是身體主原料,動物、植物的必需胺基酸種類不同,若吃素沒有注意蛋白質間的搭配互補,很容易讓胺基酸不全面讓身體無法健康運作!

3.脂肪酸不平衡:長期好油壞油比例失衡,身體易發炎更容易肥胖、水腫。

4.重鹹重甜、熱量高:常用糖醋、紅燒、醬料來調味 高糖會轉化成脂肪囤積、高鈉易水腫!

 

把握吃素6原則健康無負擔

最後高敏敏建議想要健康吃素的朋友們,可以把握下列6個原則:

1.深色蔬菜+菇藻:維生素更充足。

2.豆類+穀類:蛋白質更均衡。

3.多原型、少加工:避免加工素肉食品。

4.多食材種類:增加獲取各營養素及植化素機會。

5.用油常變化:烹調油應視烹調方式交替使用。

6.適量補充核果類:豐富油脂可補充人體所需熱量,像腰果、杏仁等核果類都很不錯。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