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嚨乾痛吃口含錠、還是喉糖? 藥師示警:醫藥類不能天天用!

分享:

秋冬季節氣溫與濕度下降,喉嚨容易出現乾燥、刺痛和異物感等不適症狀,許多人會使用喉糖或口含錠來舒緩。日本藥劑師真部眞澄近日分享了喉糖與口含錠的差異及正確使用方式,提醒民眾若使用不當,可能導致健康問題。

咳嗽除了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有可能是其他健康問題。 (圖/資料庫)
咳嗽除了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有可能是其他健康問題。 (圖/資料庫)

根據《元氣網》報導,真部藥師指出,口含錠可分為「醫藥品」、「醫藥部外品」及「處方藥」三類。醫藥品主要用於治療,效果明確但必須嚴格遵守使用方式與劑量;醫藥部外品則著重於預防;處方藥則需經醫師指示才能使用。口含錠通常含有殺菌、消炎成分,主要功效為緩解喉嚨炎症、喉痛及抑制細菌增生。

在形狀設計上,口含錠多為硬質錠狀且中間常有孔洞,這是為了避免誤吞造成窒息危險,同時也能讓藥效在口中停留更長時間。使用口含錠後,應避免30分鐘內進食或飲水,以維持藥效。

喉糖則分為「醫藥品」、「醫藥部外品」及「食品」三種類型。醫藥品與醫藥部外品具有治療或預防效果,而「食品」類喉糖僅具滋潤喉嚨功能,不含藥效成分。

兩者最大的差異在於劑型、吸收方式及藥效持續時間。喉糖在口中溶解較快,作用範圍廣但停留時間短;口含錠則需慢慢溶化,不可咬碎或吞下,因此藥效能更持久且更貼附喉部黏膜。

在成分方面,喉糖常含南天、桔梗、甘草等生藥,也有止咳、化痰成分,並提供不同風味帶來放鬆效果;口含錠成分雖與喉糖類似,但更偏向殺菌與消炎,對口腔、喉部感染的效果更為顯著。

喉糖在口中溶解較快,作用範圍廣但停留時間短;口含錠則需慢慢溶化,不可咬碎或吞下,因此藥效能更持久且更貼附喉部黏膜。(示意圖/Pixabay)
喉糖在口中溶解較快,作用範圍廣但停留時間短;口含錠則需慢慢溶化,不可咬碎或吞下,因此藥效能更持久且更貼附喉部黏膜。(示意圖/Pixabay)

真部藥師特別提醒,口含錠或醫藥品喉糖內的成分可能產生副作用,例如殺菌成分可能引起噁心,使用前必須遵守標示劑量。對於不同症狀,真部藥師提供了選擇建議:喉嚨乾、輕微不適或說話過多造成乾燥時,可選用「食品」喉糖滋潤喉部;輕微卡痰、輕度咳嗽或喉嚨乾痛時,適合選擇「醫藥部外品」喉糖或口含錠。

若出現明顯喉痛、喉嚨腫脹、初期感冒症狀或需要殺菌效果時,「醫藥品」口含錠最為有效,症狀較輕時也可使用醫藥部外品口含錠。此外,想避免糖分攝取的民眾可選擇無糖口含錠或無糖喉糖。

近年來,含殺菌成分的喉糖也越來越多,但真部藥師建議,聲音沙啞時可選醫藥部外品;喉痛、紅腫或咳嗽時則建議優先選擇醫藥品口含錠或醫藥品喉糖。

關於使用頻率,真部藥師強調,醫藥品口含錠及醫藥品喉糖只能在「有症狀時」使用,過度使用可能破壞口腔常在菌平衡,引發刺激或過敏反應。醫藥部外品口含錠及喉糖同樣不可長期使用,因為仍含有效成分且有用量限制。食品喉糖雖可常用,但應注意糖分攝取與蛀牙問題,糖尿病患者則應選擇無糖配方。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