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首場實體「一帶一路峰會」18日揭幕 外界關注「插播議題」:以巴衝突

分享:
0:00
volume_up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0月18日在北京揭幕。隨着大陸在疫後全面放開復常,第三屆峰會以實體形式舉行。在地緣政治緊張以及兩個大戰正在進行的背景下,它備受外界關注。

「一帶一路」的與會者一齊合影留念。(圖/美聯社)

《美國有線新聞網路》

網站的國際頻道以《大陸和俄羅斯批評以色列之際,與西方的分歧加劇》為題,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訪問大陸並出席一帶一路峰會。

文中稱北京和克宮都批評以色列出兵加沙的行動,指這是兩國努力加強取代美國領導地位的最新表現。

內文引述分析家稱,峰會舉行恰逢以色列暗示可能對加薩發動地面戰,這為普丁提供將全球焦點從俄烏戰爭移開的機會。

《英國廣播公司》

BBC中文網在17日稱梳理峰會的三個主要看點,當中包括有什麼國家首腦政要與會、處理債務問題,以及數碼與環保。

文中提到,對於深度參與「一帶一路」的一些國家來說,來華進行債務談判是一大任務。《經濟學人》智庫(EIU)大陸分析師李子謙(Chim Lee)向BBC中文稱,此次會議將揭示出大陸這議題態度,預計不會有大規模的債務減免,儘管會上可能會透露一些債務談判的進展。

此外文中稱從論壇的設置來看,未來的「一帶一路」可能有兩個潛在方向:數碼化和綠色。是次峰會上有海洋合作專題論壇及綠色發展高級別論壇;數碼「一帶一路」則在近年來也廣受討論,最終將有什麼呈現,也是此次論壇的看點之一。

俄羅斯總統普丁17日與習近平會晤。(圖/美聯社)

《半島電視台》

卡塔爾半島電視台16日以《大陸在以色列-加沙戰爭的陰影下籌備「一帶一路」峰會》(China prepares for Belt and Road summit in shadow of Israel-Gaza war)為題,指論壇可能會因以色列-加薩戰爭和俄烏戰爭而蒙上陰影。

文中提到論壇嘉賓名單中其中一名貴賓是普丁,這是他自下令俄軍入侵烏克蘭導致俄羅斯陷入國際孤立以來首次訪問國際大國。他出訪之所以令西方國家為之側目,其中一個原因是國際刑事法院(ICC)3月已向他發出拘捕令。

另一方面大陸在希望論壇有助於提升其作為全球領先大國的地位,但以巴衝突可能會繼續躍登頭條,可能令一帶一路峰會有模糊焦點的情況。

《今日俄羅斯》

今日俄羅斯網站發布由美國記者、專欄作家以及政治評論員布蘭肯希普(Bradley Blankenship)以《大陸正在透過「一帶一路」重塑世界,這是一件好事》為題的評論文章。

文中指出,儘管沒任何迹象表明「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軍事基礎設施項目,但該倡議的發展仍然代表着地緣政治向多極世界傾斜。

他稱,「一帶一路」倡議的存在本質上有利於全球秩序,因它在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西方主導的發展機構以外提供替代方案。這就是重點——提供替代方案並允許各國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選擇。(香港01)

延伸閱讀:

文章授權轉載自《香港01》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