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8月1日關稅大限進入最後倒數,印韓稅率相繼出爐,相較印度因為不願開放市場,稅率高達25%,美國則和南韓達成貿易協議,承諾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稅率看齊日本的15%,為亞洲最低,反觀身為美國第7大貿易夥伴的台灣,至今稅率尚未拍板,也是美國前10大貿易順差國中,唯一稅率不明的經濟體。

至於台灣能否比照日韓取得15%最佳稅率,知情人士分析,美台政府釋出的訊號讓市場觀望,不排除談判進入延長賽的可能性,而影響台灣稅率的有3大關鍵。
首先是美中談判展延,第3輪會談日前敲定24%對等關稅延期3個月,可能要等10月底APEC川習會時才能拍板,考慮到美中談判進程出現變化,就有熟悉國際關係情勢的人士認為,「不排除川普會把台灣跟中國綁在一起談」,拿台灣當成壓制中國的談判籌碼。
其次是半導體232條款公布在即,由於預計232調查報告將在8月中旬出爐,與對等關稅上路時程相近,以台灣產業高度仰賴半導體來看,可能會並列討論,甚至是同步實施。
最後則是外傳賴清德政府對放農產品態度相當堅持,即使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再三強調,不同意僅開放部分市場,但我方仍希望階段式開放,以降低產業衝擊,也是導致關稅談判卡關的關鍵。

此外,從川普政府的立場觀察,稅率高低與對美投資多寡直接畫上等號,想要換到低稅率,赴美投資金額絕對不能少,從歐日韓等3大經濟體的投資數字來看,投資額依序為6000億美元、5500億美元與3500億美元,換言之,投資至少10兆元台幣起跳,但台灣赴美財源如何籌措,讓利空間多少也是重點。
即使傳言滿天飛,包括美國要求台灣砸3000億美元投資軟銀孫正義的AI園區、台積電不同意核心技術外洩等,行政院昨(30)日則重申,副院長鄭麗君率領的談判團隊仍在華府磋商,基於深化台美經貿關係等2大原則努力,盼完成維護國家利益等4項任務,與增進雙方科技等2項目標,並強調若有相關進展,會適時對外說明。
不過,仍有大咖金控旗下投顧樂觀預期,隨8/1截止日將近,台美若達成貿易協議,料將會採與日、韓相同模式,藉由開放進口及擴大投資換取關稅稅率調降,鑒於貿易協議有助降低不確定性,短線亞股將因此受惠上漲。(旺得富理財網)
※更多旺得富理財網新聞:
大老婆反擊失敗!私生女繼承1千萬卻要繳5千萬稅?老天有眼 結局大逆轉 -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