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尿路結石」竟和氣候有關?醫曝「原因」每百人就有10人會得!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暑假是最炎熱的季節,在陽光下曝曬,不僅容易讓人中暑、熱衰竭外,也恐會增加「尿路結石」的機率!對此,施冠偉醫師表示,長時間在陽光下流汗又沒及時補充水分導致「脫水」使尿液濃縮,就會加速尿路結石的生成。

夏天容易因容易曝曬脫水導致「尿路結石」產生。

(示意圖/photoAC)

泌尿科施冠偉醫師在臉書發文說明,尿路系統包含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等地方,利用尿液負責排出身體的毒素和不需要的雜質,而在這些器官運輸尿液的過程中,如果尿量太少而雜質很多,容易混合沉澱物形成堅硬的結晶體,經年累月越長越大,就像「石頭」一樣,所以稱之為尿路結石,而結石長在不同地方也會有不同名子,例如長在腎臟裡的就是民眾普遍聽過的「腎結石」。

(圖/【理雞先生 ― 泌尿科施冠偉醫師】臉書粉專,下同)

尿路結石容易在什麼族群發生?

施冠偉醫師表示,尿路結石最常發生在男性身上,根據統計,台灣男性的盛行率約為12%,對比女生的3%風險又更大了些,而年紀越大得到的機率也會越高,另外,習慣攝取高蛋白、吃太多紅肉又重鹹的飲食也是影響因素之一。

施冠偉醫師指出,根據調查顯示,台灣成人的一生之中得到尿路結石的盛行率約為9.6%,也就是說每一百個人就會有將近10個人得過,甚至越來越多,尤其每當過了最高溫的那幾天夏日後,六周之內來看診所求診尿路結石的病患總是跟著變多,原因是因為人們比起冬天,更習慣在夏天出門,長時間在陽光下流汗又沒及時補充水分導致「脫水」使尿液濃縮,就會加速尿路結石的生成,因此20-40歲的年輕族群常在外面跑跳,一定要特別注意,另外,夏天一到,為了解熱重口味的飲食開始受到歡迎,太鹹、太油的食物吃太多導致飲食營養失衡,也是風險增加的原因。

結石會有什麼症狀呢?

施冠偉醫師說明,結石有些小的像沙粒,有些大的像鵝卵石,通常越大顆症狀越明顯,其症狀有:

  1. 下背痛、下腹部痛:若結石卡在腎臟中的腎盂或輸尿管中,下背部會疼痛;若結石越靠近膀胱則是痛在下腹部(骨盆腔)。但結石引起的疼痛多是因為石頭移動的瞬間堵塞尿路產生突發性疼痛,並且不會因姿勢轉換就減少疼痛。
  2. 血尿、排尿有灼燒感、排尿疼痛:當結石隨著尿液滾動劃傷泌尿道黏膜時,尿液刺激傷口就會有灼燒感和疼痛感,當傷口較大就會流血,血液混著尿液排出稱作「血尿」。
  3. 排尿習慣改變:當結石刺激尿路系統,有可能會有尿急、頻尿、尿不出來的症狀。如果只是小顆的部分卡住,排尿時尿流會變的細小;大顆到整個卡住尿道讓尿液排不出來則會讓膀胱漲起來。
  4. 感染:當結石堵住輸尿管讓尿液積在裡面,有可能併發尿路感染,發燒、寒顫、嘔吐的臨床表現就會出來。若不即時處裡,上行感染到腎臟引起腎盂腎炎,甚至是敗血症。
  • 資料來源:【理雞先生 ― 泌尿科施冠偉醫師】臉書粉專

留言衝人氣 5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