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院去年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引發中央、地方爭端。國民黨立委牛煦庭近日指出,明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中,原先編列補助給地方的款項遭到刪除,其中內政部宗教及禮制司、合作及人民團體司的地方補助款消失,但中央直接編列逾3.6億元補助民間團體及宗教團體,痛批中央利用補助款為選舉綁樁。
《財劃法》上次修正實施後,行政院刪減各地方政府一般性補助款,也陸續縮減給各地方的計畫型補助款。行政院主張地方自有財源大幅提高,再要求保障一般性補助款不合理,應由地方共同負擔。國民黨上周五提案再修法通過,確保未來中央對地方的補助規模不會再被削減。
據悉,各部會編列明年度預算時,若照往例編列給地方的補助款都會遭到主計總處拒絕,嚴審不編予地方任何補助。立委發現地方補助款消失後,反而是由中央政府直接補助給基層民間團體,等於是強化對人民團體的直接影響和控制。

中央計畫編列1.6億元,用於補助國際扶輪年會6000萬元,以及同濟會、扶輪社、國際青年商會及獅子會等公益性社團1億元。賴清德總統之前舉辦的「團結國家十講」皆選在扶輪社、獅子會舉行,被質疑彼此間有特殊關聯性。
根據115年度預算,原先編列補助給直轄市與各縣市名目的款項,今年都被刪除,改由中央新編列預算。內政部宗教、人團司地方補助款改成中央直接補助,包含新增推動國際宗教交流、捐助宗教團體2億元,內政部共新增逾3.6億元補助國內非政府組織的民間團體。
牛煦庭表示,資源集中在中央手中,再由中央挑選「適合」的人民團體進行補助,最終結果可能不是提升公共利益,而是讓民團習慣依賴政府補助、成為政府的附隨組織。他批評這是利用政府補助進行綁樁,民進黨拿公帑補助側翼,這是對民主制度的傷害,國家資源更不是讓政府藉預算強化自身政治影響力。
內政部重申,協助國際性民間組織參與各類國際性活動,除促進民間交流外,對提升我國際知名度及聲望極有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