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僅30歲也中風!醫:把握4.5小時「黃金救腦期」

分享:

一名年僅30歲的男性出現單側肢體無力與口齒不清症狀,所幸家人機警將他送醫,在發病後3小時內完成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陳美音醫師提醒,秋冬季節血管容易因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引發腦中風。

氣溫下降或溫差過大時,血管容易因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引發腦中風。(示意圖/Pixabay)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加護病房主任陳美音表示,秋冬季節氣溫下降或日夜溫差過大時,血管容易因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增加心房顫動及血栓形成機率,進而引發栓塞性腦中風。對於符合條件的缺血性腦中風患者,包括血栓性與栓塞性中風,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應在發病後4.5小時內施行,越早治療效果越好。她強調,是否能施打藥物需依臨床與影像檢查結果評估,因此及早辨識症狀、立即送醫是救命關鍵。

為協助民眾快速判斷中風徵兆,陳美音主任提醒可牢記「FAST」口訣:F(Face)臉部不對稱,露齒微笑時觀察嘴角是否歪斜;A(Arm)手臂下垂,雙手平舉維持10秒,看是否單側無力;S(Speech)說話不清,說一句簡單的話,觀察是否口齒不清或無法表達;T(Time)搶時間就醫,一旦懷疑中風,務必記下最後清醒或症狀出現時間,並立即送醫。

一旦懷疑中風,務必記下最後清醒或症狀出現時間,並立即送醫。(圖/中天新聞

桃園醫院加護病房副護理長呂怡姍補充,寒冷天氣外出時應做好全身保暖,帽子、圍巾、手套、毛襪都不可少,並避免從溫暖室內突然走到低溫戶外。「預防勝於治療,維護血管健康才是根本之道。」

她建議民眾日常應維持理想體重、控制三高,減少高油、高鹽、高糖飲食,養成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若有吸菸習慣應儘早戒菸,因尼古丁會造成血管硬化與血壓升高,增加血栓風險。

醫護團隊特別提醒,冬天是腦中風的高峰期,若出現FAST徵兆,務必立即就醫,把握黃金救腦時間,以降低腦部損傷與後遺症風險。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