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京華城案,台北地院今(7)日再開庭審理,上午傳喚前台北市政府副秘書長李得全,下午傳喚前台北市副市長、現任民眾黨立委黃珊珊出庭作證。

下午黃珊珊出庭,先由柯文哲律師陸正義詰問。針對2021年8月10日市府與台北市議員應曉薇便當會柯文哲裁示彭振聲擔任PM,黃珊珊澄清,便當會不是專為京華城個案而設,而是行之有年,以前是聯誼性質,柯文哲上任後改為座談會的形式,沒有真的吃便當,便當會接受議員陳情,一場討論多個議題,一個議題只討論5、6分鐘,市長只是依據局處寫的提報單做回應;指示彭振聲為PM,意思只是由彭振聲負責追蹤進度,並不是要求做到什麼程度,真正的市府列管專案PM都是非常重大事項,如東區門戶計畫等等。
檢察官陳思荔詰問時則提出,依據前都發局長黃景茂的手機行事曆,2020年2月21日曾舉行京華城案不公開晨會,而隨後威京集團法務經理陳俊源的通訊軟體對話紀錄就提及拿到晨會結論?黃珊珊表示,她不知道有這場晨會,市長室每天7點半晨會都是公開的,不公開的就不是晨會,有可能是單純局處業務報告,陳俊源寫的東西要去問陳俊源。

陳思荔接著提出,柯文哲2023年11月3日曾傳訊息給黃珊珊說:「威京小沈,已給過,不要再找他,另外他的財務狀況也不好。」但陸正義提出異議打斷提問,陸正義質疑這已超過主詰問範圍,未建立這與京華城案的關聯。法官裁示這確實超過主詰問範圍。陳思荔便表示撤回問題,結束作證。
檢察官林俊廷發言時則表示,從證據解讀,柯文哲有舉行京華城案不公開晨會,連黃珊珊都不知道,可能是獨一無二的不公開晨會,然後柯文哲就違反基層意見走《土管條例》,依照應曉薇的意見讓京華城案走《都市計畫法》第24條,並指定彭振聲為PM。黃珊珊最後又舉手,針對林俊廷提及她證述京華城案重大,更正這是錯誤。
黃珊珊在開庭結束後受訪表示:「我今天的作證非常清楚…京華城的案子在議員來說它是一個座談會的紀錄,但是它並不是市府重大的政策,所以它從來沒有進入所謂的列管跟進入所謂的晨會,但是檢察官很遺憾地在剛剛最後結論的時候竟然扭曲我的話,說成我說京華城是重要而進晨會,是完全扭曲我的話,所以最後我有當庭跟法官說我要補充,而且反駁了檢察官這樣子的扭曲,我想這是一個在這麼多人聽到的內容裡面都還可以做這樣子扭曲的陳述,我覺得這是很不應該。」

黃珊珊再表示:「檢察官拿了很多根本不是我業管的,或者是別人的事情,甚至要我去臆測別人的想法,在法律上面很清楚,要證明人家犯罪不是要用臆測,也不是要證人來臆測。最後大家也看到了,檢察官可能以一些完全不相關的問題想要來詰問證人,最後又自己撤銷了詰問,更可以證明說這些問題、這些證據跟他們要證明的犯罪事實並沒有相關,我身為法律人,看到現在的司法品質,我其實是滿痛心的。」
黃珊珊並表示:「大家最後也看到柯文哲市長在最後的陳述,其實我跟他一起工作後面這5年的時間,在台北市政府我們每天從早到晚,尤其那幾年剛好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那個時期大家都知道,早上開晨會,然後防疫會議,下午開防疫記者會,我們有列管將近1萬9千多件案子,對市長來說,整個城市才是他要守護的,這些個案本來就應該各局處依照他們的職權依法行政,台北市有這麼多優秀的公務員,沒有必要把所有的公務員都當成貪官汙吏,在這邊一一的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我為我們這些優秀的公務員同仁感到十分的不值,他們宵衣旰食,我們在市府這8年執政的光榮,不應該被這樣抹煞。」
黃珊珊強調:「最重要的是柯文哲主席最後說了一句,到今天為止還在討論這件案子有沒有所謂違背法令的法源,《都市計畫法》第24條能不能夠給容積獎勵,這件事情的法源到現在都還在討論,那憑什麼收押了他12個月?我也是法律人,看到今天這樣的司法品質,我其實很痛心。我也為台北市這麼多公務員感到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