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市一名62歲醫師今年初因感冒併發急性心肌梗塞不幸病逝,引發醫界關注。該名醫師在發病前出現感冒症狀,經研判可能是病毒感染導致心血管負荷劇增,最終誘發致命性心梗。

土城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林偉隆表示,具備三高、吸菸、酗酒、肥胖、長期壓力、作息顛倒或缺乏運動等高風險因子的民眾應提高警覺。他解釋,這些因素會造成身體慢性發炎,使心臟長期處於高壓狀態,一旦遭遇感冒等感染刺激,可能成為壓垮心臟的最後一根稻草。
林偉隆進一步指出,心血管疾病已呈現年輕化趨勢,主要歸因於不良生活習慣。許多自認健康的民眾往往忽略定期檢查與早期警訊,使慢性病悄然累積,最終釀成遺憾。
針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國民健康署提供完整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包含BMI、腰圍、血壓、血糖、血脂與尿酸等心血管相關檢測,民眾可至衛生所或醫療院所進行檢查。

林偉隆強調,當出現胸悶、胸痛、呼吸急促等症狀時,必須及時就醫。他建議民眾應從改善飲食、規律運動與壓力管理做起,並配合定期檢查,以有效防堵心血管疾病風險,守護自身健康。
研究顯示,規律運動可降低約百分之十的心血管風險;而每日睡眠若不足六小時,將提升1.2至1.5倍的心血管疾病風險。高油鹽糖飲食、久坐生活型態、熬夜及吸菸等不良習慣,都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