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布對等關稅,雖然半導體等項目暫不課徵,但產業專家分析,全球各國和終端3C產品均有台灣半導體廠商身影,而且對等關稅將使電子產品價格上漲,導致消費力趨緩,衝擊各國GDP,台灣半導體業恐受間接負面衝擊。

產業專家預期,包括半導體IC設計、晶圓代工、封裝測試等台廠,面臨報價被迫調降、出貨量受影響的雙重壓力,大型廠商可能有條件挺住,但中小型廠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場,產業發展呈現M型化趨勢。
美國總統川普今天宣布對所有國家課徵10%關稅,將於5日凌晨生效。另外,川普也針對其他對美貿易逆差最大的國家,分別課徵17%至49%「對等關稅」,其中台灣稅率為32%,至於鋼鐵、鋁、銅、藥物與半導體等項目,暫時不列入關稅品項。
川普對等關稅震撼全球,儘管半導體項目暫時未列入關稅品項,但川普對半導體產業發言仍留下伏筆。
川普關稅課徵商品名單,包括汽車與進口汽車零件,涵蓋範圍甚至擴大到所有美國進口的電腦,包括筆記型電腦。
產業專家對中央社記者分析,台灣半導體供應鏈不論是先進還是成熟製程,都透過提供客戶代工服務,或是透過品牌客戶3C終端產品外銷方式出口到美國、日本、歐盟、大陸等全球主要市場,在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數位電視、網通及工業機器設備、電動車和汽車、人工智慧伺服器等產品內,都有台灣半導體廠商的身影。
觀察川普對等關稅對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影響,產業專家指出,美國對包括歐盟、大陸、越南、印度、日本、南韓、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主要國家,課徵2成到4成以上比例關稅,預期世界主要國家GDP都會受川普關稅衝擊而下滑,牽動景氣和消費力道趨緩,3C終端產品消費量將逐步遞減。
此外,上述地區也是進口台灣半導體產品的主要國家,當地廠商也與台灣半導體供應鏈合作關係密切,產業專家指出,無論供應鏈轉移到哪個市場,都無法剔除美國關稅的陰影壟罩,成本都會增加,產品價格上漲、通膨壓力增加。
受川普關稅衝擊,專家預期,3C終端品牌客戶可能要求半導體供應鏈降價,包括IC設計、晶圓代工、封裝測試等台廠,面臨報價被迫調降、出貨量受影響的雙重壓力,大型廠商可能有條件挺住,但中小型廠商可能被迫退出市場。
產業專家指出,全球主要電子產品或多或少都有台灣半導體供應商的身影,儘管半導體業暫未列入關稅課徵項目,但全球主要國家和終端商品已受衝擊,台灣半導體產業無法排除間接負面影響。
從競爭對手角度來看,產業專家指出,美國此次加徵大陸34%關稅,加上先前的20%,累計對中加徵54%關稅,台灣廠商有機會受惠轉單效應。
不過美國對韓國和日本分別加徵25%及24%關稅,比台灣32%要低,產業專家指出,韓國在記憶體產業外,是否藉此在晶圓代工、IC設計、封測領域提升競爭力,有待觀察。
同時,美國對歐盟加徵20%關稅也比台灣低,專家指出,台灣與歐盟先前在半導體產業的合作關係是否產生變化,恩智浦(NXP)、英飛凌(Infineon)、意法半導體(ST)等整合元件製造廠的動向,也值得關注。(文/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