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59歲郭姓男子手指彎曲攣縮長達3年,近日就醫檢查出罹患俗稱「維京手」的掌腱膜攣縮症。接受經皮針挑手術獲得改善,手指已可正常伸展。
中正脊椎骨科醫院醫師林高田表示,「維京手」( Viking Disease)盛行於北歐族群,亞洲人相對罕見,但台南安平卻有不少這樣的病人,當地也俗稱「荷蘭病」,這可能與荷蘭人的後裔有關。
林高田指出,手掌腱膜攣縮症發病年齡超過50歲,病程進展很慢,郭先生3年前發病之初,手掌無法平放在桌上,從無名指慢慢衍生到小指、中指,就醫時左、右手的小指、無名指、中指筋膜已纖維化、攣縮。
郭先生10月初接受經皮針挑手術,該手術利用針將攣縮筋膜逐一切開,術後小指、無名指、中指彎曲攣縮獲得改善,手指終於恢復正常伸展功能。
林高田說,「維京手」傳統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開皮膚,再將攣縮的筋膜切斷;但10多年前他從病理檢查發現,此病無特別病變,與一般人纖維化筋膜相同。他將治療板機指的針挑手術應用在此症,多年後在國外醫療文獻也發現相同療法。
除傳統手術外,也可在攣縮筋膜注入類固醇或酶製劑,但效果不盡理想,利用針挑手術治療腱膜攣縮症,需把皮下一排10多個攣縮的筋膜逐一切開,臨床治療效果很好,病人術後2、3天就可以碰水。
林高田說,過去以為「維京手」病因與酗酒、糖尿病或服用癲癇藥物有關,但近年研究顯示可能與基因相關。今年6月英國牛津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與掌腱膜攣縮症相關的150多種基因中,有3個基因是遺傳至尼安德塔人基因,尼安德塔人早在4萬2000年前絕跡,此研究發現相當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