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5)日上午在高雄岡山空軍基地舉行交接典禮的空軍雷虎小組(Thunder Tigers),是國軍唯一的特技飛行小組,於1954年在台南空軍基地成立,當時小組成員都是由第1聯隊第1大隊的飛行員組成,成立目的是為了精研飛行技能,培養團隊精神,增強作戰必勝信念,發揚我國空軍忠勇軍風,以寡擊眾的光榮傳統。

1950年代空軍赴美受訓的噴射戰機飛行員,在看過美國空軍雷鳥特技小組(Thunderbirds)的精采飛行表演,返國後決定籌組特技小組,在第1聯隊遴選飛行員,第一任領隊為周石麟中校,表演機採用當時第1大隊配備的F-84G型雷霆噴射式(Thunderjet)戰機。
還沒有正式名稱的空軍特技小組,便於1954年8月進行第一次表演,12月更出國前往菲律賓表演。1956年11月,當時的空軍總司令王叔銘上將正式命名雷虎特技小組;同年再度前往菲律賓表演。

不過與美國空軍的雷鳥、海軍的藍天使(Blue Angels),或是日本航空自衛隊的藍色衝力(Blue Impulse)等特技小組專職編制不同,雷虎小組成立以來都是採用臨時編組,成員從過去第一線部隊的戰機飛行員、空軍官校的飛行教官,到今日飛行訓練指揮部的飛行教官兼任。
雷虎小組迄今的歷任領隊,分別為周石麟、羅化平、梁龍、張復、林隆獻、黃榮德、蔡竹有、曾敏、王永順、國樸、陳文盛、李錦泰、黃耀鼎、董珂延、王維禎、朱志良、簡瑞成、楊志平,以及剛卸任的第19任劉世鈞上校,至於新接任的第20任領隊則是許明益中校。

由於雷虎小組成員都來自第1聯隊的飛行員,小組表演機也就隨著該聯隊的機種換裝而改變。1959年改用F-86F型軍刀式(Sabre)戰機;當年曾經赴美表演,並於國慶日首次在國內公開表演。1972年改用F-5A型自由鬥士式(Freedom Fighter)戰機;1975年再改為我國合作生產的F-5E型中正號戰機。
由於原本雷虎小組都是由第一線戰鬥部隊的飛行員組成,為了減輕作戰部隊負擔,奉當時的空軍總司令陳燊齡上將指示,雷虎小組於1989年5月移編岡山空軍官校,改由空官的飛行教官組成,也就跟著改由自製AT-3型自強號噴射教練機擔任飛行表演。

由於雷虎小組表演用的戰機都來自第1大隊,因此幾乎都維持原本的機體標準塗裝。改由空官接手後,針對原本採用銀色搭配紅色機體塗裝的AT-3型教練機,新設計紅、藍、白3色機體塗裝,後來空官所有AT-3型教練機的塗裝也全部統一改為紅、藍、白3色,不過雷虎小組表演機的直尾翅上會漆有雷虎隊徽。
隨著今天雷虎特技小組改由空軍飛訓部的飛行教官組成,並換裝自製的T-BE-5A型勇鷹號高教機,雷虎小組光榮歷史也邁入嶄新的一頁。預計今年10月的國慶日,新的雷虎小組將首度通過總統府上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