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自由行染「屈公病」!北部2女發燒、關節痛確診 疾管署:出國注意防蚊

分享:
0:00
volume_up

疾管署今(27)日表示,上周新增3例屈公病境外移入個案,均有印度的旅遊史,其中2例為30到40多歲女性,在印度時已有症狀,入境後當日就醫通報確診。提醒民眾赴南亞和東南亞注意防蚊,返國後如有發燒、頭痛、骨頭關節痛、全身紅疹等症狀,務必盡早就醫。

登革熱、屈公病都是透過病媒蚊傳染。(示意圖/pexels)

疾管署指出,登革熱、屈公病境外移入疫情皆創5年同期新高。今(27)日針對2例屈公病特殊病例說明,其中2例為北部地區的本國籍民眾,在印度旅遊期間就已出現發燒、頭痛、關節痛及紅疹等症狀,屬於自助行群聚,入境後當日就醫被初步懷疑為登革熱,但經疾管署檢測確認為屈公病,目前皆在家休養。而另一例為中部地區20多歲的外籍男性,在8月中旬來台,隔天就出現發燒、關節痛症狀,症狀持續2天後就醫確診為屈公病,不過在發病後1周已離境。

林詠青說明,屈公病和登革熱都是透過病媒蚊如埃及斑蚊與白線斑蚊傳染,而非人與人之間的傳播。屈公病的潛伏期為4至8天,感染者血液中會出現大量病毒,若此時被蚊子叮咬,該蚊子也會帶有病毒,可能會造成再度傳播。

屈公病的主要症狀為關節疼痛及關節炎,大約有七成患者會出現此類症狀,持續時間為3至7天。另外,也有約五成患者可能在康復後的數週內仍感到倦怠,並持續關節疼痛,影響正常行動,可能持續幾個月、甚至幾年之久,但較少有重症致死個案。林詠青表示,雖然屈公病較少引發重症或死亡,但對於新生兒、65歲以上長者以及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群體,仍然存在併發症的風險。

林詠青提醒,在暑假結束後屈公病和登革熱的病例數往往會有所增加,在9月後北部和中部地區需特別警惕登革熱的群聚感染,疾管署將持續加強監控與防範措施。呼籲民眾出國時應做好防蚊措施,回國後若出現相關症狀,應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醫療人員旅遊史,以便及早診斷和治療,同時也要配合防蚊措施,避免疾病在社區中傳播。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