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近年「巴沙魚」備受關注,許多民眾也都品嘗過它的滋味,不過一位餐酒館老闆感嘆指出,已經宣導7年「巴沙魚要少吃」,更揭露磷酸鹽過量內幕,但成效依舊不彰,對此專家解答了。
《Jacky Bistro預約制餐酒館》老闆再度有感於臉書粉專上發文提到,自己過去7年不斷宣導「巴沙魚要少吃」,但仍有很多網紅會在頻道中告訴大家巴沙魚有多嫩、多好吃。老闆隨後開始科普,「巴沙魚他只是越南的鯰魚,知道台灣人很愛就拼命進口,無刺又軟,泡磷酸鹽後更讚,整個澎發起來變兩倍大,吃起來苦苦的爛爛的,一堆吃到飽在用」。老闆透露,5年前曾詢問有無廠商販售沒泡藥的巴沙魚,結果有一間主動聯繫,也真的不錯,只是「因為沒有泡藥沒有包冰,所以價格比有泡藥的貴了2.5倍,幾乎沒人要買」。
老闆解釋,動物體內在自然狀態下已經含有磷,若涉入過多磷酸鹽恐怕會使人體內的磷超出正常範圍,導致「鈣的恆定失調,容易引發骨質疏鬆、腎結石等疾病」,且過量的磷還可能讓血管鈣化變脆,「與慢性腎臟病、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的發生密切相關」。老闆也感嘆表示,自己身邊有些朋友洗腎洗到離世,所以他才會不斷宣導不要食用過量、不要長期食用,「不是只有巴沙魚,很多海鮮都有,我指的並不是吃了磷酸鹽就一定會洗腎,請別曲解哥的用意」。
對此食安專家韋恩也做出回應表示,這是滑坡、跳接的手法,人不是洗腎洗死的,是其他問題導致需要洗腎而死。就像說「我好好一個人去看醫生怎麼就死了,怪的該是病而不是醫生」。台灣造成洗腎的最大問題都是三高,腎臟科醫學會有報告,台灣洗腎率特別高的原因是健保太好(補充:所以存活率高)但是台灣人就是愛怪防腐劑、色素等種種食品添加物,明明都是因為愛吃重口味東西造成慢性腎臟病、心血管疾病,因為會去吃使用巴沙魚的外食就通常是這些重口味的料理,所以磷酸鹽或巴沙魚最多是相關非因果。更不用講,不是巴沙魚就都有添加磷酸鹽,會添加磷酸鹽的也不是只有巴沙魚,攝取量才是關鍵,問題不在巴沙魚,不用歧視或標籤化某特定食材。這些便宜食材常受到不白之冤,像吳郭魚在西方也常受到謠言攻擊是帶有很多污染毒素的魚一樣無稽,同一食材供應上必定有好有壞,我們不需以偏概全。這些養殖魚類提供便宜的蛋白質給許多平民,也是很大的貢獻。
毒物專家招名威也曾指出,把魚拿來泡磷酸鹽巴沙魚不是首例,磷酸鹽對人體一來是會影響鈣離子吸收,容易造成骨質疏鬆;再來,過多的磷酸鹽,對腎臟的負擔很大,長期高量攝取,容易引起腎臟功能的問題。但磷酸鹽本身不壞,因為磷酸鹽的攝取並不是只有巴沙魚而已,所有的肉類、海鮮蛋白質當中都含有磷酸鹽,只要有吃肉,就會攝取磷酸鹽。不過,「劑量是關鍵」,磷酸鹽的每日上限是70毫克每公斤,成年人換算下來每天最高可以攝取2800毫克,但不建議每天都吃到上限。以一般飲食會攝取1000-1500毫克左右,所以,除了正常飲食,每個成人每天大約還有1000-1500毫克的空間可以吃磷酸鹽添加物;以香腸每根30毫克磷酸鹽的含量來看,大概是33根。如果你只吃兩三隻巴沙魚,是完全不用擔心洗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