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圈內衣」失寵 !黛安芬年底前撤出大陸 33年經營劃句點

分享:

德國內衣品牌黛安芬(Triumph)於11月21日發布「關於Triumph集團從中國大陸市場戰略撤離的告知函」,宣布將於2025年12月31日起停止在大陸的營運,結束其在陸市場長達33年的經營歷程。

黛安芬內衣宣布年底前撤出大陸市場。(圖/翻攝「黛安芬官方微博」)

據《中國商報》先前報導,11月20日已有上海、杭州、廣州等多家黛安芬門店的店員證實撤店情況屬實,但對於撤店原因均表示「不方便透露」。

根據黛安芬官方公眾號資料,該品牌創立於1886年德國南部,現已成為全球知名內衣品牌。公開資料顯示,黛安芬自1992年起先後在鹽城、海南成立生產公司,2000年前後在大陸舉辦的「夢醉霓裳橋」巡迴展演呈現近200場演出,足跡遍及30座城市。2008年,品牌正式進軍大陸零售市場。

愛企查應用程式顯示,黛安芬關聯公司鹽城國際婦女時裝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12月,法定代表人為奧利弗·邁克爾·斯皮斯霍弗(Oliver Michael Spiesshofer),註冊資本1500萬美元,經營範圍包括內衣、成衣、睡衣、泳裝、休閒服、運動服及其他服裝、服裝輔助件製造、批發、零售、佣金代理等。股東資訊顯示,該公司由Triumph Universa AG全資持股。

黛安芬進入大陸市場達33年。(圖/翻攝「黛安芬官方微博」)
黛安芬進入大陸市場達33年。(圖/翻攝「黛安芬官方微博」)

在價格定位方面,黛安芬屬於中高端品牌。天貓旗艦店顯示,其基礎款內衣定價大多在200元至500元人民幣一件,部分高端款式產品定價達到800元人民幣一件。

對女性消費者而言,鋼圈內衣通常具有支撐性強、板型經典等優勢。作為最早將鋼圈內衣引入大陸的品牌之一,這類產品也成為黛安芬最具標誌性的商品。

然而,傳統鋼圈內衣主導市場的時代已經過去。據《極目新聞》引述「東北證券」今年8月發布的一份女性內衣行業研報指出,目前全球女性內衣行業發展已進入「舒適多元期」,運動內衣、無縫內衣、大碼內衣等細分品類陸續成為獨立賽道,產品生命週期呈現「多品類長尾」特徵,這一趨勢在大陸市場尤為明顯。從競爭格局來看,目前大陸女性內衣市場競爭激烈、格局分散,前五名品牌集中度僅為6.2%,而黛安芬並未位列其中,市場佔有率不足1%。

鋼圈內衣為黛安芬最具標誌性商品。(圖/翻攝「黛安芬官方微博」)
鋼圈內衣為黛安芬最具標誌性商品。(圖/翻攝「黛安芬官方微博」)

有分析稱,黛安芬品牌的離場,折射出大陸內衣市場近十年的劇烈變化。近年來隨著健康概念普及和消費觀念升級,內衣市場已從「鋼圈塑形」主導轉向「無鋼圈舒適化」。數據顯示,2024年大陸無鋼圈內衣市場佔比已達68%,較2018年增長42個百分點,而黛安芬的核心產品線長期聚焦鋼圈內衣。同時,ubras、內外(NEIWAI)等大陸本土品牌以「無鋼圈、零束縛」為切入點,透過線上管道快速崛起,ubras僅用5年就實現年銷售額破20億元人民幣,成為舒適內衣賽道標竿。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