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工潮擋不了!職場3現象:「不爽別做,人再找就有」時代已過

分享:

記者許元馨/綜合報導

不少行業面臨缺工,有網友討論「少子化浪潮,缺工是一定會發生的趨勢」,而他指出,現代再也不是「員工要走就走,人再找就有」的年代,貼文曝光後,隨即掀起熱議。

網友討論缺工議題。(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網友在Dcard以「缺工時代的職場現象」為題發文表示,「少子化浪潮,缺工是一定會發生的趨勢,尤其疫情和網路的推波助瀾,更加速缺工的發生」。原PO根據自己的觀察,列出缺工潮對就業市場所帶來的「3個改變」,「1.曾經熱門的行政工作應徵人數大幅減少」,原PO舉例,以前行政性質的職缺在人力銀行很夯,但現在卻沒有以往熱門,「代表年輕人升學的趨勢改變了,理組優先,文組代表低薪長工時,而且現代人也不願意賣命上班,要加班可以,錢拿出來再討論,否則拒絕」。

「2.再也不是『員工要走就走,人再找就有』的年代」,原PO認為現在的公司,很多老人一直等待機會離開,年輕人卻沒有多少人願意進來,「若某天恐怖平衡爆炸呢?我自己的公司已經發生幾次員工大量離職結果『滅科』的狀況了,而且一直沒有人應徵,最後惡性循環,只能夠找完全沒有經驗的人、甚至要求的學歷也一直下修,最後找進來的人素質也不好,無法長久留下來」。接著,原PO列出第3點「壓榨勞力追求成長的思維已經沒用了」,原PO分享自己多年的見解,公司應該認清楚一件事情,「人力資源的崩潰,會導致公司營運困難、體質差的小公司甚至會倒閉,所以公司應該改變追求高速成長、壓榨勞力的思維」。

原PO認為,老闆應該放棄壓榨勞力追求成長的這種過時觀念,因為現代人無法接受長時間的工作,他也透露自己的親身經歷,老闆拚命要求大家加班,最後全部人離職的慘劇,「如果你本來可以完成80%的KPI,卻因為人力流失,最後甚至50%也無法完成,豈不是更慘?」

原PO進一步提及,現在的中高階主管年齡約50歲上下的中年人,而他們的思維還一直停留在「KPI沒辦法達標,就加班繼續工作」的觀念,甚至下班了還一直用LINE請員工做事,如此不友善的職場環境,最後面臨「員工全部跑光光,剩主管一個人苦撐,工作經驗也無法傳承,工作品質也沒辦法提升」。

大部分的網友認為,傳產老闆老舊思維不願意改變。(圖/pixabay)

貼文曝光後,引起大批網友熱議,「可悲的是一堆傳產老闆老舊思維不願意改變」、「大多公司都引進外籍員工,或是產學合作使用外籍學生,他們喜歡一直加班賺錢,老闆覺得低成本建立他的高收入,而且外籍員工很多不在乎有沒有符合勞基法,只要求公司給他工作有錢賺」、「這個時代 就是外包時代,什麼都可以外包,會計、資產管理,甚至連業務都可以外包」、「還有一點就是公司普遍有過35不錄用的舊思維,然後拼命想找年輕人,但傳產年輕人願意做的非常稀少,如果公司還停留在這種思維,徵不到人也是剛好,年齡不是問題,而是工作態度與相處性」。

不過也有網友持不同看法,「行政還是一牛車的人在投啊,有去看過徵人平台嗎。三萬上下的,職缺一上架就幾十人」、「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好嗎」、「這跟少子化好像沒什麼關係耶,你提的問題,全都是慣老闆才會遇到的,不是因為缺工找不到人,是大家都不想選擇這種公司」。還有網友直言,「台灣不缺工 缺的是廉價勞工」、「是缺奴工」。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