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一名婦人因偏頭痛,服用止痛藥達10多年,最後腎衰竭只能洗腎,就連洗腎時都要求吃止痛藥,轉至神經內科治療3個月後,雖偏頭痛緩解不需再吃止痛藥,但腎功能可惜已無法救回。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小宇宙大爆發》節目中透露,該名婦人本身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但求診時已腎衰竭。詢問後得知,她服用止痛藥長達10幾年,以抑制慢性偏頭痛。甚至曾洗腎洗到一半,頭痛到邊吃止痛藥、邊要求打止痛針。
後續將該婦人轉診至神經內科,洪永祥坦言,偏頭痛其實是可以治療的,經過3個月的努力,婦人雖不需再吃止痛藥,但她的腎臟功能已經受損。洪永祥感慨表示,若能再早一點解決患者的慢性疼痛,或許現在根本不用洗腎,「真的是很可惜的個案」。
提到「止痛藥傷腎」的話題,洪永祥說明,止痛藥可分作2大類,一種是經由肝臟代謝的止痛藥,常見如乙醯胺酚成分,像是普拿疼,若本身患有慢性腎衰竭或其他腎病,建議以這類藥物作為優先選擇;另一種較傷腎的則是非類固醇的抗發炎藥物,像是布洛芬成分,但不會因只吃1、2次就造成腎衰竭。
洪永祥補充,事實上腎臟蠻強壯的,若因吞服止痛藥而需洗腎者,先天都有些腎臟病問題,例如本來就有些蛋白尿,或是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腎病變,長年服藥後病況惡化,「在我心中止痛藥是個加重因子」。
對於腎臟有缺陷,又常服用止痛藥者而言就要小心。洪永祥也提醒,腎臟健康者要遵照醫囑的建議劑量服用,還要多喝水幫助代謝。然而止痛藥能不吃就別吃,揪出慢性疼痛的原因,才是治本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