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UHO優活健康網
你今天有好好睡覺嗎?現代人生活忙碌,經常造成熬夜、睡眠時間不規律等問題,然而睡前使用3C、激烈運動等不良作息,都會降低褪黑激素的分泌,影響睡眠品質。根據研究指出,睡眠品質的好壞不只影響身體健康,也會影響人體大腦的運作,進而影響情緒的穩定度、人際互動的和諧度,因此「好好睡一覺」成為重要的課題。
圖/pixabay提供
樂為診所諮商心理師甘雅婷於臉書粉絲頁分享,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19年的調查,全台慢性失眠的盛行率約為10.7%,幾乎是每5人就有1人有睡眠困擾。許多文獻已經證實,長期睡眠不足,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憂鬱症等慢性病的機率,影響整體的健康。事實上,睡眠也會影響助人行為。
睡眠與助人行為有密切關係
根據《PLOS生物學》(PLOS Biology)期刊的研究指出,睡眠與助人行為有密切的關係,該研究觀察到,人類在考慮是否要助人、行善時,大腦的前額葉皮層、顳頂交界處和楔前葉會變得活絡;而前一晚睡眠不足的受測者,大腦這3個部分之間的連結會受到破壞,造成隔天有比較高的機率,撤銷了幫助他人的意願,也容易產生負面情緒,或是跟其他人起衝突。
甘雅婷指出,人類的大腦按照皮質分成4個區域,每個區域各司其職。而上述提及的大腦的區域,便是掌管許多高階的情緒調節、自我反思、道德判斷等許多複雜的功能。
前額皮質(mPFC):掌管溝通、情緒調節、情緒表達能力、高階的思考,以及社會、道德相關的判斷能力。《Tobias Grossman》期刊上的研究就曾觀察到,前額葉皮質受損的人,比較容易發生偷竊、暴力等反社會行為。
顳頂葉交界處(TPJ):在右側的顳頂的交界處 (rTPJ)受到許多神經支配,協助人們建立起許多社會認知,像是評斷自我價值、利他主義、道德判斷、對個人與社會的認知。
楔前葉:處理情節記憶、視覺空間能力、自我感知與反省功能,可能也與「幸福」的感受程度有關。根據日本京都大學的研究,曾觀察了51名22歲男女的大腦,發現對於生活感受到幸福、充滿意義等正面情緒的人,楔前葉的體積就越大。
覺察「睡不好」原因才能改善
甘雅婷表示,睡眠品質的好壞不只影響身體健康,也會影響人體大腦的運作,進而影響情緒的穩定度、人際互動的和諧程度。然而,生活上總是會有情緒暴走,或是被負面情緒淹沒的時候,她建議民眾,可以先觀察自己最近的睡眠品質如何,來對應自己的情緒狀態。
不過在這個生活步調緊湊、壓力大的世代,要怎麼做才能「睡好」?甘雅婷建議,把「睡不好」也當作是一個訊息,試著向內探索,留意最近是否有哪些事件讓你感到壓力、焦慮?為什麼會因此感到焦慮?透過自我覺察,或是多找些信賴的朋友聊聊,才有助於找到焦慮、壓力的源頭。
她也分享一個助眠訣竅,就是「白天時多接觸大自然」。一般人平常已經習慣整天待在室內辦公,每天所接觸的人、事、物也鮮少有變化;因此,建議民眾可以適時將生活場景轉移到大自然中,這樣的行為有助於恢復定向注意力,還能調節自律神經,協助壓力釋放。
文章授權轉載自《UHO優活健康網》睡眠不足讓人變得更自私、暴躁?心理師教「1招」先找到睡不著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