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一名40多歲的陳先生,因長期嚼食檳榔及抽菸導致全口嚴重牙周病,經奇美醫療財團法人奇美醫院牙醫部贋復科主治醫師邱武平安排全口放射線檢查及治療計畫分析討論後,建議先拔除上顎及下顎過度鬆動的患齒再配戴上顎臨時活動假牙及下顎臨時局部活動假牙,確保拔牙傷口癒合等待過程,仍能正常進食。
在活動假牙配戴過程,陳先生反應上下活動假牙不穩定,進食時食物常塞在假牙下方,遇有嚼勁的食物時牙齦會痛,導致食物容易咬不爛。因此在邱醫師的建議下,陳先生接受上顎植入4支人工植體,下顎缺牙區也植入2顆植體,提高局部活動假牙的穩固性及減少牙齦粘膜的負擔。
植牙傷口癒合後,邱武平又在人工植體上裝上特殊連接體,並且印模完成正式假牙,跟臨時假牙相比,少了一個勾子,不僅改善美觀問題,因為增加了穩定度與減少粘膜的負擔,也改善了活動假牙不好咀嚼的問題。
邱武平指出,面對局部缺牙的病人,可以利用「修磨前後牙」的假牙牙橋或是「人工植體」來幫病人進行缺牙的修復。但若缺牙太多,沒有足夠的牙齒可以提供假牙牙橋的支撐,或是因為預算上及身體系統性的問題,沒辦法接受多顆植牙的治療,局部活動義齒就是假牙醫師在面對局部多顆缺牙病人時的一種治療方式。
醫師說明,局部活動義齒靠著鉤子鉤在僅存的牙齒上提供穩固性,讓病人吃東西的時候不會脫落,另外也利用病人缺牙區的牙肉和僅存的牙齒支撐假牙,解決因缺牙而無法咀嚼東西的困擾。但是當缺牙數量愈來愈多,能勾的牙齒愈來愈少,局部活動義齒就會相對變得不穩定,講話時假牙可能會晃動之外,也會不時壓迫到粘膜造成疼痛。
除了勾不牢固的問題,由於能夠支撐的牙齒數量減少,也大大增加缺牙區粘膜的負擔,導致病人咀嚼食物沒有力氣、東西咬不爛,進而導致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的問題,這些都是我們在面對大範圍局部缺牙病人首要解決的困境。
邱武平提到,局部活動假牙最大的問題就是「粘膜」和「牙齒少」,粘膜是軟的,不像牙齒是硬的身體組織,在受到力量(例如:咀嚼)的時候,會因為被活動假牙壓迫到而容易受傷破皮,或是因為粘膜受到力量而容易造成疼痛,往往會讓病人不敢大力、放心咀嚼食物。
另外如果殘存牙齒數少,鉤子能勾的牙齒數量減少,導致假牙不穩固,咀嚼時食物容易塞到假牙內面,導致吃飯吃到一半要拿下來清潔才可以繼續吃,不然食塊如果壓迫到粘膜,也會有疼痛破皮的可能。
邱武平說,我們可以在特定區域植上人工植體,利用人工植體的穩固來支撐局部活動假牙,減少脆弱的「粘膜」的負擔,病人便可以放心的吃東西;另外在人工植體上,我們可以接上特殊的連接體,把活動假牙扣住,增加局部活動義齒的穩固性,減少進食時,食物跑到假牙內部的機會,而且若植體位置規劃的宜,甚至可以減少鉤子的數量,進而增加美觀。
邱武平強調,這種利用人工植體來輔助局部活動假牙的方法,因植體數量不用像植牙固定假牙需要那麼多的顆數,所以手術傷口範圍都不會很大,費用上也不會那麼高昂,適合在大範圍缺牙、有預算或身體條件上的限制沒辦法植太多顆植牙,且配戴局部活動假牙不舒適的病人。(CTWANT)
更多【CTWANT】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