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泡泡尿!阿伯「尿道口會排氣」醫一看:大腸膀胱廔管

分享:

泌尿科醫師戴定恩表示,每天都有很多人因泡泡尿來看診,一位60歲阿伯來求診,經過詳細問診、尿液檢查還有超音波檢查,發現案情不單純,電腦斷層顯示「大腸膀胱廔管」。

這位阿伯的尿中除了泡泡,還有雜質和混濁物,電腦斷層顯示大腸膀胱廔管,所以腸道的氣體和糞便會從膀胱排出。(圖/翻攝自熱血暖男 戴定恩醫師|台北 文山 新店 泌尿科 疝氣 結石 攝護腺專業

戴定恩在臉書上發文分享,這位阿伯的尿中除了泡泡,還有雜質和混濁物,身體呈現發炎的症狀,「尿到最後一刻,還會從尿道口排出氣體」。身為泌尿科醫師,直覺告訴他不正常,腦中浮現許多鑑別診斷:腸道膀胱廔管、癌症、產氣性感染…等,經過轉診,電腦斷層顯示大腸膀胱廔管,所以腸道的氣體和糞便會從膀胱排出,同時造成感染,立刻安排阿伯住院接受治療。

「廔管」是指體內原本不相通的器官,多了一個通道連結在一起,造成不同的體液流到不該去的地方。戴定恩提到,泡泡尿的可能原因分為生理性原因及病理性原因,前者通常無害,而後者則須多注意。

生理性原因

  • 尿液沖擊力過強:如果尿液從較高的位置快速排出,可能會因為氣泡形成泡沫,就像水龍頭沖水一樣。
如果尿液從較高的位置快速排出,可能會因為氣泡形成泡沫,就像水龍頭沖水一樣。(示意圖/Pixabay)
  • 短暫性脫水:當身體缺水時,尿液濃縮,尿中的蛋白質濃度稍高,可能會造成短暫泡泡尿。
  • 飲食因素:攝取過多高蛋白食物(如肉類、蛋、乳製品),可能會短時間增加尿中蛋白,導致泡泡尿現象。

病理性原因

  • 蛋白尿(腎臟問題):如果泡泡尿持續且不易消散,可能是腎臟過濾異常,導致蛋白質流失,常見於腎絲球腎炎、腎病症候群、糖尿病腎病變等疾病。
  • 尿路感染(UTI):細菌感染可能導致尿液產生氣泡,並伴隨頻尿、灼熱感、尿異味等症狀。
  • 糖尿病或高血壓引起的腎臟損害:長期高血糖或高血壓會影響腎功能,使蛋白質滲漏到尿液中,導致泡沫增多。
長期高血糖或高血壓會影響腎功能,使蛋白質滲漏到尿液中,導致泡沫增多。(示意圖/Pixabay)
  • 腎小管功能異常(FSGS、糖尿病腎病變等):這些疾病會影響腎臟的過濾能力,使蛋白質滲漏,形成持續性的泡泡尿。

戴定恩提醒,如果泡泡尿只是偶爾出現,可能只是生理性影響,但如果有出現超過數天的持續泡泡尿、泡泡不易消散且持續增多、伴隨下肢水腫、疲倦、食慾不振、尿液顏色異常,像是血尿、濃茶色或是頻尿、尿痛、發燒,可能為尿路感染,建議盡快就醫檢查,透過尿液檢查(尿蛋白、尿比重)和腎功能檢測,可以確認是否有異常。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