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印瑞遲遲未收到美關稅信函 分析稱「或已接近達成協議」

分享: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最近寄出二十多封關稅通知信,向多國宣布新的關稅政策,並自稱這些信函等同於貿易協議。不過,未收到信的國家反而被外界視為與美方更接近達成雙方協議的對象,其中包括台灣、瑞士與印度。

台灣、瑞士與印度遲遲未收到川普的關稅信函,被視為接近達成協議的對象。(圖/美聯社)
台灣、瑞士與印度遲遲未收到川普的關稅信函,被視為接近達成協議的對象。(圖/美聯社)

《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導,川普此前雖多次表示美印貿易協議已接近完成,但雙方仍在敲定細節。多名前任美國政府官員分析,印度未收到信函反而是好兆頭。曾參與印美貿易談判的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官員林斯科特(Mark Linscott)指出,若印度收到這類語氣強硬的信件,反而可能激怒印度政府,導致談判破裂。

印度貿易代表團目前已抵達華盛頓,並由商務部首席談判官阿格拉瓦(Rajesh Agrawal)領軍,這項訪問讓外界對協議即將公布再度燃起希望。與此同時,包括歐盟、南韓、日本、加拿大與墨西哥等國則都收到了川普的關稅警告信,他們被美方威脅從8月1日起將面臨25%至35%的關稅。

不過,川普的關稅政策正逢美國經濟敏感時刻。美國勞動統計局(BLS)公布,6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7%,較5月的2.4%略升。這項數據加深外界對川普高關稅政策將推高物價的疑慮,並凸顯商界對貿易不確定性的擔憂。

川普除了設定8月1日為大規模加稅的時限,也持續威脅其他額外關稅措施。他尤其不滿新興市場集團「金磚五國(BRICS)」近期推動去美元化,揚言將對巴西課徵50%關稅,並對所有金磚國家課徵10%關稅。此外,他還計畫對從俄羅斯進口石油與天然氣的國家課徵100%關稅,其中印度正是俄羅斯化石燃料的第二大買家。

至於美印雙方即將公布的協議預計僅為第一階段,未來可能在秋季進一步談妥更全面的內容。不過,在川普主導的談判中,協議最終能否落實仍具不確定性。他先前就曾在越南談判完成後突然介入,導致協議變數頻生。前白宮高層安全官員柯蒂斯(Lisa Curtis)形容,「只要文件還沒簽署、蓋章、送出,就仍然讓人擔心。」

白宮官員表示,目前沒有新一輪的關稅通知信計畫,但情勢仍可能變動。事實上,印度是最早與美方展開談判的國家之一,自2月起就積極磋商,而川普自6月下旬起便多次暗示協議已近,只因川普一再提及要調解印巴和平,也使印方在國內推動協議的難度增加。

報導回顧川普首任期,美印曾接近簽署雙邊協議,但因農業與其他議題分歧最終破局。林斯科特表示,印度已對關稅議題讓步甚多。除了印度之外,台灣與瑞士也正努力與美方協商,盼能避免落入高關稅行列。兩國在半導體與製藥領域對美國具有高度投資,例如台積電就在亞利桑那州投入高達1650億(約新台幣4.8兆元)美元興建晶圓廠。

另一方面,雖然川普首波信件降低對柬埔寨與寮國的關稅,但包括模里西斯、馬達加斯加與賴索托在內的多個小型貿易國家,仍面臨高達40%至50%的懲罰性關稅。巴拉圭官員坦言,他們雖未收到信感到鬆一口氣,但對於川普寄信的標準仍感困惑,並批評這種做法破壞多年建立的穩定貿易體系。這名官員說,「我們辛苦建立一個可預測、遵守規則的貿易體制,與川普這樣的作法完全相反。」(CTWANT)

【更多CTWANT新聞】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