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歲理專「偏頭痛天天發作」買整箱止痛藥越吃越痛!靠肉毒桿菌獲救

分享: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38歲理專長年專注看盤追蹤飆股,自20歲出頭開始的偏頭痛症狀,一開始買整箱止痛藥在家備用,但隨著服藥次數愈頻繁,效果愈差,且頭痛轉變為幾乎每天都發作,檢查後診斷為「慢性偏頭痛合併藥物過度使用頭痛」,採取口服藥物預防藥物合併注射肉毒桿菌素後,症狀大幅改善。

38歲理專長年專注看盤追蹤飆股,自20歲出頭開始的偏頭痛症狀。(圖/常春月刊)

慢性偏頭痛的定義

亞洲大學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敖瑀表示,偏頭痛初次發作通常在15至24歲之間,在35至45歲時發作頻率最高,女性患者又比男性患者多二至三倍;據統計,國內約有兩百萬名偏頭痛患者,其中不少嚴重的患者每個月頭痛達15天以上,合併出現單側、博動性、噁心嘔吐、畏光、怕吵等症狀,符合「慢性偏頭痛」的診斷條件。

由於止痛藥物取得方便,在這些患者當中,也有許多人有過度使用止痛藥物的情況,使得偏頭痛症狀更趨惡化,出現「止痛藥不吃不行,愈吃愈痛」的惡性循環。

在偏頭痛患者中,有許多人有過度使用止痛藥物的情況。(示意圖/pixabay)

預防偏頭痛,口服、注射都可以

敖瑀指出,以這位30多歲的患者來說,每當她壓力大、沒睡好、天氣驟變或是經期前後,偏頭痛都會發作,若不趕快吃止痛藥,便會痛上好幾個小時,伴隨頭暈、噁心想吐以及嚴重的肩頸緊繃疼痛,非得嘔吐或是睡上一覺才能慢慢恢復,有時遇到嚴重發作時,甚至需要臨時請假回家休息。

由於患者都會買整箱止痛藥在家備用,但她止痛藥吃得越多,感覺頭痛變得更頻繁,且止痛效果愈來愈差,幾乎天天都發作,只好來到神經內科門診求助,經過詳細問診及神經學檢查後,診斷為慢性偏頭痛,於是先開立口服預防藥物使用,並建議紀錄頭痛日誌,一個月後頭痛天數明顯改善,但每個月還是超過15天,三個月後因符合健保使用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條件,便協助申請健保給付注射。

預防偏頭痛,口服、注射都可以。(圖/資料庫)

偏頭痛不要忍,盡快尋求協助

敖瑀指出,外界以為肉毒桿菌素功能僅用於醫美,事實上肉毒桿菌素具有抑制神經傳導物質釋放的效果,能藉由降低偏頭痛相關之神經傳導物質釋放,抑制頭痛訊號傳遞,國內外臨床研究皆已證實其療效及安全性。治療時,醫師會依照臨床試驗之標準流程,在患者前額、頭皮以及肩頸等31個位置注射。每三個月注射一次,在三次治療之後,約有七成能達到每個月頭痛天數降低一半的效果,若持續接受注射,頭痛天數也能持續減少。

敖瑀提醒,目前除了口服預防藥物之外,亦有許多新型治療偏頭痛的藥物,包含肉毒桿菌素,抑鈣激素相關肽單株抗體,都能讓頭痛頻率有效下降,呼籲偏頭痛患者若每個月頭痛超過四天,都可到神經內科門診諮詢,尋求有效治療(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