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衛福部3月4日取消醫療院所掛號費上限,引爆民眾怒火,民間監督健保聯盟批評「無能又無為」,專家分析,民眾憂未來「沒錢不能生病!」若生病就乾脆到藥局買成藥好了,「因為看病太貴了!健保只給3天份藥物,民眾認為起碼要看2~3次才會好,不如直接買成藥更便宜。」
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指出,去年醫療院所掛號費已有漲價潮,當時衛福部是「無能」,現在乾脆取消上限,直接不管了,這是「無為」。當掛號費從150元到2500元都有,等於默許醫院分階級收病人,經濟弱勢族群沒有生病的權利,恐怕小病拖成大病,誰來保障他們的健康?
醫療機構收取掛號費門診上限150元,源自2010年前衛生署(現為衛生福利部)為避免醫療院所收費差距過大,而公告掛號費參考範圍,超過此範圍須報地方衛生局備查。此執行13多年的規定,今年3月4日由衛福部公告停止,即日起各醫療院所掛號費可自行訂價、且無上限。
為何門診掛號費要漲價?原因就出在「健保點值」。健保1995年開辦後,為避免醫療院所為賺錢安排不必要的檢查,1998年起實施總額預算制度,對藥品給付維持1點1元,又稱「固定點值」;對其他醫事人員提供的各種醫療服務都有額度上限,一旦服務量超出預期,1點的點值就會縮水變成0.9、0.8…,又稱「浮動點值」,醫療院所因而出現患者愈多、收入愈少的奇特現象。
一名不願具名的自行開業小兒科醫師透露,疫情趨緩後各醫療院所人滿為患,
「診所每天患者多出2~3成,但受限健保總額支付制度,看診人數愈多,反而會稀釋健保點值,診所收入反而變少,現在人事成本、物價都上漲,診所去年起就在虧本營運,所以今年初就決定調高掛號費來補貼。」
醫師沈政男指出,醫界不少人士受不了健保給付太低,而掛號費正好是一個彌補收入的方法,於是才拿掉上限。這樣一來,掛號費就跟藥價差一樣,成了醫界彌補健保給付不足的額外收入了。
衛福部取消上限隔天,台中榮總立即公告3月13日調漲急診掛號費,從270元漲為300元,台中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也宣布在4月1日調漲急診掛號費,同樣也從270元漲為300元,新光醫院預計上半年也將調漲。其他如北醫、萬芳、亞東醫院等醫院都在研議中。
由於年後物價直線上漲,民眾已被壓得喘不過氣,如今掛號費無上限,更讓民眾擔憂「沒錢不能生病」。據國發會的資料,4月電價飆升後會帶動其他物價上漲,首當其衝是食物類,其次就是醫藥保健類,屆時,看病就醫要花更多的鈔票。
其實新冠疫情過後,掛號費就已漲一波。據六都衛生局資料,去年六都高達475家醫療院所掛號費調漲,家數為歷年最多;今年至2月中旬,六都又有322家調漲,其中9成以上都是診所,調整後平均費用落在170元至500元間。其中掛號費最高的是禾馨的特約門診掛號費2500元,除了可指定醫師、協助預約、還有專屬停車位。
消基會董事長吳榮達、醫改會執行長林雅惠認為,若掛號費金額過低,不符合現今成本,可適度調整,而非全盤廢除;若認為地方主管機的備查程序過當,應令其改善調整,而非取消備查制度,形同犧牲民眾權益。
「雖然理解醫療院所經營成本增加,所以掛號費漲價是必要的,但醫師們也應該要拋開健保思維,積極增加診療的品質。」藥師公會全聯會副發言人王明媛說,許多民眾都抱怨現在看醫師起碼需要2~3次回診,如果掛號費漲價,以每次500元計算,3次下來就要花1500元,「民眾不可能接受這個金額!」
王明媛認為,在這樣的情況下,民眾一定會轉而到藥局購買成藥,尤其是感冒、拉肚子等較輕微的病症,吃一次成藥或許就能省下貴鬆鬆的掛號費,經濟更拮据的,或許就只能選擇忍耐了。(CTWANT)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