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近半遲緩兒逾3歲才發現 新北初評達成率「六都之末」

分享:

新北市兒童發展評估量能不足的問題引發關注,議員彭佳芸指出,全台近半數發展遲緩兒童在3歲後才被發現,錯過關鍵療育時機。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全球約8%的5歲以下兒童有發展遲緩情形,但台灣比例僅不到3%,主要原因在於鑑定資源匱乏。

7歲以下兒童可享有6次免費兒童發展篩檢服務,評估範圍包含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與社會互動等四大面向。(示意圖/Pixabay)
7歲以下兒童可享有6次免費兒童發展篩檢服務,評估範圍包含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認知與社會互動等四大面向。(示意圖/Pixabay)

彭佳芸於10月3日質詢時表示,新北市在兒童發展初評及複評的目標達成率未達標,與市民實際需求存在顯著差距。她提到,衛福部統計顯示,新北市初評案件80%應於30天內完成的目標,達成率僅65%,在六都中敬陪末座,亟需增加人力與預算以彌補不足。

此外,彭佳芸透露,儘管中央推動「各地方政府兒童發展聯合評估服務計畫」,補助新北市設立12家聯評中心,其中三重聯醫為重點中心之一,但仍有許多市民反映掛號困難、報告等待時間過長。她呼籲市府應盡快評估所需資源,並提交議會審議。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全球約8%的5歲以下兒童有發展遲緩情形,但台灣比例僅不到3%,主要原因在於鑑定資源匱乏。(示意圖/Pixabay)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數據,全球約8%的5歲以下兒童有發展遲緩情形,但台灣比例僅不到3%,主要原因在於鑑定資源匱乏。(示意圖/Pixabay)

針對篩檢執行率低迷的問題,彭佳芸指出,衛福部近年除補助全國兒童7次預防保健外,也額外補助6次發展篩檢費用,但全國執行率僅46%,許多孩子因此錯失早期評估機會。她建議市府可考慮將篩檢直接納入托育及入園流程,銜接療育資源,減輕家長負擔。

彭佳芸進一步表示,新北市從通報到進入療育服務的流程往往耗時超過3個月,各環節緊密相扣導致介入時機延誤。她認為,市府應檢討如何簡化程序,讓孩子能盡早獲得支持。

留言衝人氣 2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