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主席改選將在10月18日舉行,其中候選人之一、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20日也參加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特別舉辦「國民黨主席大辯論」系列的首場辯論會,闡述自己的理念。張亞中強調,他不是要做一個迎合選票的黨主席,而是要帶領國民黨成為一個有原則、有方向、有力量的政黨,並提出4點不同,表示自己和其他幾位候選人有明顯區別。

張亞中今(22)日在臉書發文提到,經過第一場電視辯論,我虔心反省與檢討,非常感謝黨內同志給我許多寶貴的建議,這些意見將成為我持續改進的重要參考。這場辯論是黨內初選嚴格檢驗候選人的機會,而我與其他兩位候選人羅智強及鄭麗文之間,存在4個最明顯的差別:總統候選人產生方式、藍白合作、大陸政策、軍公教退休金。
首先是「總統候選人產生方式」,張亞中表示,當所有黨主席候選人幾乎一面倒支持徵召盧秀燕時,我是第一個主張以黨內初選決定總統提名人的人。我認為,不該否定韓國瑜及其他優秀黨員參選的機會。盧秀燕固然是理想人選,但更應透過公平初選,讓她亮麗登場。
羅智強委員在參選宣言中,曾莊嚴承諾「縣市長選舉後3個月內,要徵召盧秀燕」。然而在辯論會上,當我質問他是否堅持此承諾時,他竟當場「丟包」盧秀燕。至於因盧秀燕不選才參選的鄭麗文,也不得不轉向支持我的主張。
其次是「藍白合作」,張亞中提到,辯論中「藍白合」成為焦點,顯示各界對下架民進黨的急切與焦慮。然而,我不同於其他候選人僅停留在程序設計或口號,而是提出根本思考。
在談藍白合之前,國民黨必須先自我淨化體質、健全制度。唯有強大而受人尊重的國民黨,才有資格開啟藍白合作;否則一味依附民眾黨,只會被視為「吃人豆腐」。相信民眾黨內具主體性的小草們,也會對此保留態度。請記住,藍白合的目標,不只是「下架民進黨」,更應該是開創中華民國的光明未來。

再來是「大陸政策」,張亞中指出,在大陸政策上,其他候選人不外乎高喊「九二共識」或「維持現狀」,卻停留在守成與僵化。我主張必須更主動積極,打破現有窠臼,確保台灣長久和平與安全。
張亞中續指,許多人誤解九二共識,把它簡化成「一中各表」。但事實是:1992 年的兩岸會談,僅是事務性協商,從未談及「一個中國」內涵,而是達成了「一個中國原則」與「謀求國家統一」的基本共識。
張亞中認為,然而30年來,九二共識並未終結兩岸敵對。若要台灣真正走向和平,必須以「民主」為立基、以國共論壇為平台,與大陸展開實質對話,推動「和平備忘錄」的談判。這份備忘錄必須正面回應國人最憂慮的問題:兩岸分治的現實,解除軍事威脅,擴展台灣的國際空間。
張亞中強調,只有透過和解,台灣才能走出戰爭陰影,吸引外資,振興經濟,讓人民過上富足生活。反觀其他候選人,人人口口聲聲要和平,卻因選票考量而不敢行動,結果只會讓台灣淪為美國「交易」的籌碼,被推入「被戰爭」的深淵。
最後是「軍公教退休金」,張亞中直言,他自2018年以來就投入爭取軍公教退休金的行列。遺憾的是,其他候選人仍將其視為社會福利的「年金」。然而事實上,軍公教退休金是財產權的「儲金」。民進黨苛扣退休金,根本就是違憲行為。
張亞中重申,若連退休金的性質都分不清,就無法正當地為軍公教辯護,這正是我與其他候選人最大的不同。他為此深感遺憾,也感到驚訝:這些資深政治人物,連軍公教退休金的性質都搞不清楚,又如何能真正捍衛基層權益?

最後張亞中說,他不是要做一個迎合選票的黨主席,而是要帶領國民黨成為一個有原則、有方向、有力量的政黨。打造潔淨、健康體質的國民黨來贏得選票,這才是我們共同的使命,也是我願意堅持到底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