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郵報》近日取得美國政府與多個國家的初期談判文件,揭露川普政府將關稅工具運用到前所未見的國安議題上,包括施壓盟友推動軍事部署以遏制大陸的戰略影響力,並為特定美國企業爭取利益。

根據《華郵》取得的談判文件顯示,美方曾計畫施壓台灣、印度與印尼等國增加國防支出或增加對美國的軍購。在一份長達8頁的「補充談判目標」清單中,美國官員承認,可能的協議將涉及軍事基地等「傳統上不會出現在貿易協議中的」議題。
亞洲社會政策研究所(ASPI)副總裁柯特勒(Wendy Cutler)對此表示:「這是我第一次在貿易協議裡看到這種要求。在談判桌上,你通常不會談這些事。」

文件還披露,美方在對韓談判中,曾敦促南韓調整駐韓美軍部署,目標包括「南韓發表聲明支持駐韓美軍靈活調動,以確保遏制中國,同時抵禦北韓」。此外,美方還希望首爾將軍費由2024年占GDP的2.6%提高至3.8%。
在東南亞地區,部分川普政府官員曾設想利用對柬埔寨的49%關稅為籌碼,施壓柬國「允許美軍定期進出雲壤海軍基地,並禁止中國軍隊在雲壤以外部署」。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經濟計畫主任勒克(Phil Luck)指出,這類國安考量可能可以解釋為何多數國家未對美國商品採取報復關稅,「其他國家不認為這只是經濟競爭,他們擔心美國會升級議題程度,甚或退出北約、調整軍事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