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印巴停火3因素 陸專家:印度打不起、巴基斯坦不想打

分享:

經過數日激烈交火,印度與巴基斯坦10日宣布達成停火協議。對此,大陸專家分析印巴停火的考量,指出「印度打不起,巴基斯坦是不想打」。

印巴10日達成停火協議後,巴國民眾在坦克模型前高舉勝利手勢慶祝。(圖/美聯社)
印巴10日達成停火協議後,巴國民眾在坦克模型前高舉勝利手勢慶祝。(圖/美聯社)

根據陸媒《直新聞》,從「紙面」軍事實力來看,印度對巴基斯坦明顯占優,但在實戰中卻呈現出不同的結果。

印方7日淩晨發動軍事行動,稱已打擊巴基斯坦境內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9處目標。巴基斯坦軍方7日說,印軍當天淩晨空襲巴方多處地點,巴軍隨即展開反擊。巴三軍新聞局發表聲明說,巴空軍擊落5架印軍戰機,並發射飛彈摧毀印方一處軍事指揮部。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秘書長胡仕勝認為,在近期「空戰」中,巴基斯坦的表現可圈可點,其防空體系對印度甚至可以說是一種降維式的打擊。戰場態勢的直觀呈現,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印方作出停火的決策。

一名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居民在檢查因印度夜間砲擊而受損的房屋。(圖/美聯社)
一名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居民在檢查因印度夜間砲擊而受損的房屋。(圖/美聯社)

胡仕勝進一步指,印巴迅速停火有3方面主因:首先,印巴爆發大規模戰爭,對兩國是巨大消耗。印度想抓住中美關稅大戰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期,大規模戰爭將影響印度總理莫迪吸引外資的計畫,而對於綜合國力明顯弱於印方的巴基斯坦而言,其行動實際上屬於被動防禦。對雙方來說,肯定要盡快停止高強度對抗。

其次,印度沒想到巴方在「空戰」上回擊如此猛烈,關鍵是讓印度所承受的損失和代價超出預期,這某種程度上抑制印度動不動施行單邊主義的冒進。最後,是包括美國與中國大陸在內的國際社會,更加積極性、建設性地加入,呼籲局勢不要升級。

胡仕勝分析,此次印巴衝突是歷史的慣性。若克什米爾爭端始終存在,類似的衝突會不時發生。

留言衝人氣 4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