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新大學新聞學系學生團隊於今(28)日舉行的第51屆曾虛白先生新聞獎頒獎典禮上,榮獲台電大專校院學生環境與生態永續報導獎文字類及短影音類兩項優選,成為本屆大專院校中獲獎最多的學校,展現世新新聞教育的實力與深度。

在文字類作品中,新聞學系學生蔡翌暄、林芷君、李宜姗以《阿里山林業鐵路命時跌宕 眠月線復甦迎曙光》一文,深入探討阿里山林鐵的文化價值與生態意義。該作品以細膩的筆觸描繪出林鐵的歷史起伏,並聚焦眠月線的復甦過程,讓讀者看見台灣自然文化與地方記憶的深層連結。短影音類作品則由杜子心、黃鄒承恩帶來《請魚來種菜!污水變養分 魚菜共生改善環境》,透過生動的影像與詳實的敘述,展現魚菜共生技術如何將魚糞污水轉化為蔬菜養分,不僅改善水質,更成功復育螢火蟲與獨角仙等昆蟲,為循環經濟與永續生活提供了具體解方。

世新大學校長陳清河對學生的卓越表現給予高度肯定,並感謝新聞系老師陳秀鳳、李異瑋的悉心指導。他表示,世新新聞學子在各類競賽中屢創佳績,不僅反映出學生的創意與專業能力,也彰顯出學校在新聞教育領域的領先地位。陳清河也特別提到今年獲得學生組影音類首獎的蔡沛芸,世新新聞系畢業的她在校期間就有不少卓越表現,曾於2023年第7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長影片類,以《龜途無期—臺灣原生種斑龜悲歌》奪下優等及人氣獎,2021年第5屆全球華文永續報導獎學生組短影片類,以作品《抓不完! 綠鬣蜥肆虐 半個台灣已淪陷》獲選最佳人氣獎,充分展現世新新聞學子的持續影響力。

曾虛白先生新聞獎素有「台灣新聞界普立茲獎」之譽,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新聞獎項,深受學界與業界重視。世新大學新聞學系以實務導向的教學特色聞名,擁有一流的媒體資源與師資陣容,並致力於培養學生的批判思維與專業技能。此次獲獎再次印證世新在新聞教育領域的深厚實力,也為台灣新聞界注入更多創意與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