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立院秘密會議後 海軍發布「海鯤號」整備重大說明

分享:

「海鯤號」潛艦海測交艦時程不明,究竟是出了甚麼問題,外界僅能猜測,立法院今(13)日安排秘密會議,由國防部長顧立雄進行「潛艦國造專案進度報告」,海軍司令部於會後發布新聞稿,首度向國人詳細說明整備現況。

海鯤號。(圖/台船)
海鯤號。(圖/台船)

顧立雄會前受訪表示,海鯤艦自7月初出海進行第三次浮航測試後,就進入台船公司乾塢超過2個月,9月初才重返碼頭靠泊,現在還做海上測試前的裝備測試和調校階段。對於整個潛艦的建造,他說還是有信心的,只是測試跟調校還是需要時間。對於是否能於11月完成海側交艦,他坦言,確實具有很大挑戰性。

顧立雄。(資料照/中天新聞)
顧立雄。(資料照/中天新聞)

國防部海軍司令部新聞稿全文如下:

本部於今(13)日上午假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實施「潛艦國造」專題報告,獲得跨黨派委員支持與共識,希海軍按部就班,以「安全無虞」及「品質確保」為首要,執行潛航測試前整備及安全評估,於達到潛航安全條件無虞後,即進行後續海上測試。

一、原型艦海上測試執行概況:

原型艦測試係採漸進式構型研改策略,需長時間裝備調校,並逐項審認驗證,藉測試及早發掘問題,偕同台船與原廠共同解決,參照各國潛艦海測程序,依序區分浮航測試、淺水潛航及深水潛航等三階段逐步執行,自114年6月17日起已進入浮航測試階段。

(一)迄今共執行三次浮航測試,實施推進動力、航儀、通信、艦船操縱及潛望鏡等各系統海上動態組合功能驗證。

(二)為達成潛航裝備及安全評估所需條件,安排114年7月8日至9月2日進台船乾塢,就艦體工程水密檢驗、儎臺裝備性能校正及戰鬥系統水線以下裝備檢整等三大類,進行細部調校。

(三)為進行海上測試,陸續已完成戰鬥系統、主液壓、潛航充排水(下潛、上浮)及聲納等系統整備,目前尚有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及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等2項,完成調校後可達潛航必要條件。

二、目前整備現況:

為達潛航安全目標,海軍專案團隊積極投入協助台船工項整合,依測試程序所列標準逐項實施驗測,置重點於上述兩大系統,希能加速完成潛航前整備,分述如後:

(一)主機與電力管理系統:

1、為達艦船動力穩定,須完成主機自動充電功能驗證,以減少人為操作風險,增加潛航安全係數,刻正執行多部主機測試前置作業,以利後續自動充電功能驗證。

2、主機自動充電功能驗證涉及多方不同廠家共同配合施作,協調廠家排程致增加測試時間,並非遭遇技術瓶頸,現已協調各廠家完成後續測試期程調整,以加速完成多部主機自動充電功能驗證。

(二)整合式儎台管理系統(IPMS):

1、IPMS 為高度自動化及整合性系統,具備執行儎台裝備遠端操作與監控功能,目前全項系統均已執行聯測程序,持續實施軟體修改及驗測。

2、現台船已增派國內軟體工程師,偕同原廠共同作業加速完成。

三、後續海上測試規劃:

完成前述海上測試前整備條件後,由專案團隊、國外專業顧問及接艦官兵(操作者)三方共同評估,於達到潛航安全條件後,安排海上測試,分述如後:

海鯤號。(圖/台船)
海鯤號。(圖/台船)

(一)浮航測試:

目前已執行3次,接續實施浮航性能調校驗證,完成後進入淺水潛航階段。

(二)淺水潛航測試:

主要執行艦船操縱、偵蒐裝備、緊急功能及戰鬥管理等類別功能驗證。

(三)深水潛航測試:

主要執行艦船操縱、艦船性能、緊急功能、偵蒐裝備及戰鬥管理等類別功能驗證。

海軍司令部強調,國造潛艦歷經裝備籌獲、建造組裝及測試驗證等首次造艦挑戰,將按部就班達成海上測試目標,海軍並依法依約履驗,要求台船於交艦前完成改正,最終在符合安全與品質之前提下完成全艦性能驗證,以滿足海軍操作需求與作戰性能。

留言衝人氣 1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