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民眾早餐常吃加工肉品,最終慘罹大腸癌。事實上,加工肉品早在2015年就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第一類致癌物」,危險等級與菸草及石棉相同。食安專家韋恩也示警,亞硝酸鹽在人體內會轉化為名為「亞硝胺」(nitrosamines)的化合物,這是一種能損害DNA的強力致癌物。

食安專家韋恩在其「韋恩的食農生活」粉專指出,英國一群科學家近日呼籲,應在培根與火腿的包裝上貼上類似香菸的健康警告標籤,提醒消費者其中含有的亞硝酸鹽化學物質具有致癌風險。這些專家批評英國政府過去十年幾乎未採取任何實質行動來降低亞硝酸鹽所造成的危害。
自2015年10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將加工肉品列為「第一類致癌物」以來,已屆滿十年。韋恩表示,這一分類意味著有明確證據顯示此類食物會導致癌症,其危險等級與菸草及石棉相同。雖然還不識十分清楚培根致癌的確切原因,但是許多專家指向添加的亞酸酸鹽或因此形成的亞硝胺。亞硝酸鹽常被用於培根和火腿的加工過程中,能保持肉色鮮豔、增添風味並延長保存期限。
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亞硝酸鹽在人體內會轉化為名為「亞硝胺」(nitrosamines)的化合物,這是一種能損害DNA的強力致癌物。亞硝胺會與DNA結合形成化學鍵,破壞基因結構,引發細胞錯誤分裂,最終可能導致腫瘤形成,尤其是在大腸。此外,亞硝胺也會造成細胞內的氧化壓力,產生自由基等有害分子,進一步導致DNA受損。這種基因不穩定與氧化壓力的雙重效應,使癌細胞更容易生成與擴散。
韋恩說明,根據專家估計,過去十年,英國因食用含亞硝酸鹽的加工肉品而引發的大腸癌病例約有五萬四千例,對國民保健服務(NHS)的花費高達三十億英鎊。近年的研究再度確認,加工肉與結直腸癌風險之間的關聯明確且穩定。部分研究甚至指出,女性每週食用加工肉類者,其罹患乳癌的風險也顯著提高。風險最高的,正是使用亞硝酸鹽處理過的肉品。
韋恩指出,歐盟已率先收緊法規,降低加工肉中亞硝酸鹽的允許含量,並推動使用更安全的替代物,以引領食品安全與防癌政策的改革。反對禁用亞硝酸鹽的食品業者主張,去除這些防腐劑可能增加細菌污染風險,使食物安全性下降。但許多食品安全與科學專家指出,在現代冷藏與衛生條件完善的情況下,完全可以在不使用亞硝酸鹽的前提下生產安全且耐儲存的肉製品。歐洲已有大量不含亞硝酸鹽的火腿與培根上市數十年,並無任何食物中毒案例發生。公共衛生專家認為,亞硝酸鹽這類飲食性致癌物屬於可預防的癌症成因之一。若能減少暴露量,不僅能降低癌症發生率,也能減輕醫療體系的負擔。專家們強調,飲食是影響癌症與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因素。減少加工肉類攝取、推動更安全的製程改革,將是改善個人與社會健康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