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雞蛋有多可怕?醫警告:長期食用恐損害神經及肝腎

分享:

黃軒醫師針對民眾關心的「含芬普尼雞蛋」食用風險進行專業解析,指出一般人偶爾食用含低濃度芬普尼的雞蛋不會立即產生明顯症狀,但長期大量食用超標雞蛋,特別是孕婦、兒童及肝腎功能不佳者,可能面臨較高健康風險。

在正常生活中,雞蛋的芬普尼殘留量通常非常低,人體可透過消化、代謝等機制將其排除或降解。(示意圖/Pixabay)
在正常生活中,雞蛋的芬普尼殘留量通常非常低,人體可透過消化、代謝等機制將其排除或降解。(示意圖/Pixabay)

黃軒醫師表示,在正常生活中,雞蛋的芬普尼殘留量通常非常低(≤ 0.005 mg/kg),人體可透過消化、代謝等機制將其排除或降解,不會有明顯不適或症狀。若殘留量較高(0.01 – 0.05 mg/kg)且連續食用多顆,才可能出現輕微不適,如胃部不舒服、頭暈、噁心等症狀。

「極端暴露情況下(0.05 – 0.3 mg/kg),例如誤食農藥級芬普尼、大量蛋製品或孕婦時期反覆高量暴露,可能會影響神經系統,導致抽搐、癲癇,甚至影響肝臟與腎臟功能,可能影響生殖或內分泌系統,雖然這部分在人類的證據還不是很完整。」黃軒醫師解釋。

根據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和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農藥殘留聯合會議(JMPR)的定義,長期過量暴露於芬普尼是指平均每日攝入量超過可接受每日攝入量(ADI,通常為0.0002 mg/kg體重/天)並持續超過6個月。黃軒醫師以一枚蛋含有0.1 ppm(即100 μg/kg)芬普尼計算,若每日食用一顆蛋,體重60 kg者每日攝入約6 μg芬普尼,遠高於ADI(約0.012 mg/天)。

黃軒醫師指出,兒童因體重低、代謝酵素尚未成熟,相對暴露劑量較高,風險上升。(示意圖/Pixabay)

黃軒醫師說明,每天吃同一來源超標蛋超過3顆、持續6個月,視為長期暴露;如果每顆含0.1 ppm以上,每日1顆持續半年,可能產生慢性神經或肝腎影響。他也引述台灣食藥署的說法,如果以這次雞蛋殘留值30ppb計算,每天吃7至8顆,也可能導致慢性中毒,24小時內吃100顆雞蛋,則可能導致急性中毒。

特殊族群需格外注意芬普尼風險。黃軒醫師指出,兒童因體重低、代謝酵素尚未成熟,相對暴露劑量較高,風險上升;孕婦則因芬普尼及代謝物可穿越胎盤或乳汁,動物研究顯示有胎仔毒性(尚未證實於人類,但應避免);肝腎病患者因代謝與排泄較慢,需特別留意長期累積。

針對如何保護自己與家人,黃軒醫師提出建議,包括選擇有信譽的品牌、有追蹤檢測記錄的養雞場或蛋品。(示意圖/Pixabay)

針對如何保護自己與家人,黃軒醫師提出六點建議:選擇有信譽的品牌、有追蹤檢測記錄的養雞場或蛋品;關注政府公告與食安資訊;注意料理方式;多樣化飲食,避免過量單一來源;敏感族群特別留意;支持監測與呼籲透明度。

「總之,不是每顆含有殘留的蛋都會讓你馬上生病,但殘留越高、暴露越頻繁、或你屬於敏感族群,風險也就越不可以輕忽。」黃軒醫師總結道,這樣的濃度單次食用不太可能急性中毒,但長期反覆食用超標蛋,對兒童、孕婦等敏感族群的長期風險會升高,因此主管機關會要求立刻下架回收,避免慢性暴露太久、太多。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