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吳紹尹/綜合報導
一名25歲女子長達半年「屁股爆血」,卻因太害羞未就醫。媽媽得知後不時會燉煮補品讓她補身,未料越補越差,在不得已情況下就診,才驚覺痔瘡「已經掉在外面了」。
根據《ETtoday健康雲》報導,禾馨新生婦幼診所直腸外科醫師陳威智受訪表示,女子某次健檢她發現自己血紅素僅7.8 g/dL,在不得已情況下就診,就診時臉色蒼白,媽媽則焦急表示「妹妹因為屁股流血,血紅素低到8以下,不時就燉人蔘給她補身體,怎麼越補身體越差啊?」經過簡單指診後,確認女子有嚴重的痔瘡,為第4級內痔已掉出肛門外,因此會不斷摩擦到血流不止,再加上人蔘活血,使症狀加劇。
陳威智說明,痔瘡原本是肛門中由血管、結締組織和平滑肌纖維構成的生理組織,幫助肛門肌肉更好的收縮和封閉,以防液體、氣體和固體外漏。後因久坐、不良的排便習慣而有不當的擠壓磨擦和壓力,導致組織滑出體外(脫垂)有腫脹出血,形成臨床上所說的痔瘡。
另外,陳威智補充,一般內痔分為下述4級。
- 第1級:排便出現少量出血,有一點搔癢感和分泌物。
- 第2級:排便時會跑出肛門外,便完再縮回去。
- 第3級:痔瘡幾乎掉在肛門外,但用手指可以推回去。
- 第4級:痔瘡完全掉在肛門外,且無法用手推回。
根據健保署108年統計,在台灣長痔瘡者有39萬人,好發族群為50~59歲,隨著國人喜歡邊上廁所邊滑手機,在馬桶上久坐,使得痔瘡有年輕化趨勢。一般痔瘡不嚴重時,可以從改變生活習慣,如規律運動及排便、多吃蔬果纖維等調整,若沒有改善,再擦藥膏和吃口服藥物,最後一步才是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