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眼保健品琳瑯滿目,不少人一有視力問題就直覺補充「葉黃素」,但這樣真的有效嗎?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提醒,葉黃素並非所有眼疾的萬靈丹,補錯營養不但無效,甚至可能延誤治療。

陳欣湄在其臉書粉專「陳欣湄。家醫科女醫師日常」分享門診經驗指出,有一名患者因視力模糊自行補充葉黃素長達半年,結果狀況不但沒改善,還愈來愈模糊。就醫後才發現根本補錯方向。經過問診與對症營養調理後,患者明顯改善,還以為「醫師開的營養素比較有效」,但實際上只是「補對了營養」。
陳欣湄指出,眼睛疾病類型繁多,包括黃斑部病變、乾眼症、白內障等,各有不同的營養補充重點,民眾若未經檢查就隨意服用保健品,不但可能無效,還會造成經濟負擔。
陳欣湄針對幾種常見眼疾,提供以下營養補充建議:
黃斑部病變:
建議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為主,若有缺乏,也可搭配維生素C、E與鋅。日常飲食中多攝取富含β-胡蘿蔔素的食物,如紅蘿蔔、地瓜、番茄等,有助於視網膜健康。
乾眼症:
基本調理建議從益生菌著手,並可適度補充魚油、維生素D(血中濃度需大於50ng/mL),另建議攝取含花青素、多酚類的保健品或天然食物,有助於緩解眼部乾澀不適。
白內障:
較適合補充維生素C,有助抗氧化,延緩白內障惡化。
陳欣湄呼籲,市售護眼產品五花八門,但並非人人都適用,在購買前應先就醫檢查,明確了解眼睛問題,再由專業醫師指導選擇合適營養補充,才能真正護眼、防病又不花冤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