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近日稱,俄羅斯使用的無人機內含中國大陸製零件,質疑北京未能阻止關鍵技術流入,前立委蔡正元認為,這樣的指控「意義不大」,因為全球商用無人機零組件供應鏈,幾乎「難以完全切割」。

蔡正元在中天節目《國際直球對決》表示,「全世界的無人機零件都一樣」,他指出,這些零件大多屬於民用等級,並不在國際嚴格管制範圍內。他更透露,曾看到一段影片顯示,大陸廣東省深圳市一家企業,同時向俄烏雙方出貨,只是「用紙箱包裝的是運往俄羅斯,用塑膠封裝的則發往烏克蘭,但都是同一條生產線。」
蔡正元強調,這不是單純中國大陸的責任,因為這些零件經常透過第三方市場流通,「台灣是集散中心,很多零組件在電子商場就能買到,並不是什麼軍規產品。」
在戰術層面,蔡正元說,俄羅斯近期已從前線攻擊轉為「戰略轟炸」,主要針對基礎設施與徵兵中心,目的在於削弱烏克蘭民心士氣,「他們甚至選擇夜間轟炸辦公室無人的徵兵中心,造成恐慌效果,而非單純追求傷亡。」
此外,蔡正元提及,俄軍利用大量無人機偵察,使烏軍防空系統部署難度提高,「愛國者防空系統一旦開機,俄方就以無人機標定位置,導致烏軍難以有效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