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當局將於9月3日舉行大閱兵。官方今(2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預告,本次參閱武器裝備以「新型4代裝備」為主體,首次亮相的新型裝備占比很大,部分陸海空基戰略重器、高超精打、無人和反無人裝備,也是第一次對外展示。
解放軍中部戰區閱兵指揮機構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徐貴忠在發布會上透露,本次閱兵有很多新設計、新特點,參閱官兵來自不同類型部隊,首次亮相新型武器裝備占比非常高,且裝備方隊和空中梯隊大多是混合編組。他自信表示,從近期演練看,受閱部隊已基本做好接受檢閱的各項準備。
另外,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吳澤棵接受記者問詢時補充,本次閱兵所有受閱武器裝備都是陸國產現役主戰裝備,是繼2019年「十一」國慶大閱兵後,解放軍新一代武器裝備的集中亮相。
主要有3大特點:一是以「新型4代裝備」為主體,比如新型坦克、艦載機、殲擊機等,按作戰模塊進行編組,展示解放軍體系作戰能力。
二是遴選陸上、海上、空中系列「無人智能和反無人裝備」,以及網電作戰等新型力量受閱,比如新型無人機、定向能武器、電子干擾系統等,展示解放軍新域新質戰力。三是集中亮相一批「高超聲速、防空反導、戰略飛彈」等先進裝備,展示解放軍強大戰略威懾實力。
吳澤棵表示,受閱的武器裝備資訊化、智能化程度較高,體現解放軍適應科技發展和戰爭形態演變、打贏未來戰爭的強大能力。至於參閱的武器裝備型號具體有哪些,請大家耐心等待,很快就會知曉。
針對閱兵的具體編排設計,吳澤棵說明,解放軍去年改革後,總體形成中央軍委領導指揮下的新型軍兵種結構布局,包括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4支軍種;軍事航天部隊、網絡空間部隊、信息支援部隊、聯勤保障部隊4支兵種。
為此,閱兵在編排設計上突出展示3方面:一是軍事力量結構更趨完善。二是新域新質力量比重上升。除徒步方隊的4支戰略兵種本身就代表新域新質力量外,在裝備方隊中還安排無人、水下、網電等新型作戰力量群。三是武裝力量體系更完備,不僅有解放軍現役力量,還有武警、預備役、民兵,構成「三結合」武裝力量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