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地緣政治風險升溫、供應鏈重組與全球貿易秩序變動,星展集團日前最新發布的《新局勢,新機運》(New Realities, New Possibilities)全球調查報告指出,企業正積極重整其財務策略,其中「數據導向財務洞察(Financial Intelligence)」、「流動性和外匯管理」、「提升營運資金效率」成為未來5年提升財務韌性的核心關鍵。

本次調查彙整來自14個市場、7大產業共800位高階財務決策者的觀點,涵蓋對象包括財務長與財務主管。為掌握美國最新關稅政策對企業策略可能帶來的影響,特別將受訪者分為兩組,分別於4月政策公告前與公告後進行問卷調查。
財務策略優先順序重整 聚焦資金管理與數位韌性
調查顯示,未來5年內,企業將「數據導向財務洞察」視為首要任務,約74%的財務主管,尤其關注數據視覺化與安全監控工具的應用,因這些工具將協助財務決策者在市場前景不明時,更快釐清情勢、預判風險,進而更精準地預測現金流管理,並制定前瞻性的資本戰略。

值得注意的是,「流動性與外匯管理」重要性顯著攀升,由原先名列最末躍至第二位,顯示企業因應美國關稅政策,可能引發的市場波動、前期成本上升與潛在庫存壓力,著手強化財務穩定性,逾半數受訪企業正積極導入更具創新的作法,包括:整合型支付系統、區塊鏈應用,以及設立區域財資中心(Regional Treasury Centre)。
「提升營運資金效率」亦為三大財務策略重點之一,企業已意識到在追求財務報酬的同時,也須兼顧財務靈活度,約69%的受訪企業指出,正評估運用生成式AI技術,改善庫存管理預測,縮短過長的應收帳款週期,提升資金周轉效率與現金轉換能力。
國際準則合規壓力升溫 半數企業加速永續轉型
推動綠色倡議並符合永續準則,仍為全球企業的重要目標。調查顯示,全球約半數企業正尋求各式方式深化永續發展,其中包括使用數位工具加強ESG揭露的嚴謹性(77%)、與ESG生態網絡建立合作夥伴關係(64%),以及採用永續貿易融資方案(63%);而台灣企業因應國際客戶對合規和減碳的嚴格要求,也反映著同樣的趨勢,其中積極與ESG生態網絡合作的比例更高達83%,顯示台灣在推動綠色轉型上承受更大的壓力。
星展銀行(台灣)企業及機構銀行負責人羅綸有指出,動盪的經濟環境顛覆了全球貿易模式,於此同時,永續也儼然成為企業的重要命題,企業財務營運須展現更高的敏捷與韌性以適應這些新的局勢。台灣企業應檢視供應鏈佈局與資金配置,強化風險管控機制並持續投入永續倡議以維持競爭力,而星展銀行(台灣)提供策略性與支援永續的金融解決方案,協助客戶在多變環境中做出前瞻布局。
多重挑戰下展現策略應變能力 台灣半導體穩居關鍵地位
面對通膨壓力、關稅政策轉向、地緣政治風險升溫與全球航運受阻等多重挑戰,台灣企業正面臨高度不確定的營運環境。作為出口導向型經濟體,美國為台灣主要貿易夥伴之一,預估關稅上調將使對美出口減少逾兩成。
另一方面,紅海危機導致主要航運商改道好望角,推升運費並延誤貨期,進一步衝擊供應鏈穩定。因此,儘管台灣2024年出口年增9.9%,但貿易緊張與關稅不確定性,將促使財務決策者強化營運的靈活度,並加速海外佈局,尤其是擴展至東南亞與歐洲市場,以分散供應鏈,減少對單一市場依賴。
雖然外部挑戰重重,台灣在全球科技與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地位依然穩固,持續吸引企業投入自動化、人工智慧與數據分析等數位技術,以增強風險管理、提升應變能力,進一步鞏固長期優勢地位。
星展銀行(台灣)環球金融交易服務處處長陶曉昀表示,面對瞬息萬變的局勢,現代的財務長和財務主管不再只是資產負債表的守護者,更扮演多面向的角色,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策略夥伴,協助企業厚植韌性和敏捷度,保持競爭優勢。我們很樂意分享此次調查結果,呈現台灣財務決策部門如何為企業創造策略價值,並期盼能啟發更多實際行動和深度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