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修正後的戶籍法今正式實施,戶籍的國籍欄標示從「國籍」修改為「國籍・地域」,台灣人實質可在戶籍的國籍欄登記「台灣」二字。修法也規定名字必須加上讀音,且是一般認可的發音,對令人困擾的「閃亮名」設下一定限制。
在日本外務省提供的「婚姻屆」(結婚登記)表格,明確寫著當事者的一方是外國人的情況,在本籍欄只要寫下「國籍何國」。由於日本的戶籍法原則上只承認國名,因此台灣人的戶籍欄會被登記為「中國」,但從今天起,國籍欄將可以標示「國籍.地域」,因此將可以登記「台灣」。
除此之外,今天正式實施的修正後戶籍法,新增「名字的讀音」欄位。過往出生證明上沒有姓名的讀音欄,這次修法後也要求填寫姓名的讀音,而且規定讀音必須是「一般認可的讀音」,對於特殊的「閃亮名(キラキラネーム)」加以限制。
キラキラ原本是「閃亮」的意思,但「閃亮名」主要取自動漫角色名稱或外國語,並使用與一般讀音不同的漢字來命名。或許父母原意是希望給孩子一個獨一無二的名字,但這些不尋常的名字,反而讓人難以閱讀。常見例子包括原本唸作ai的漢字「愛」要讀成「Love」,唸作tsuki的「月」讀成「Luna」,又或是「光宙」讀作「皮卡丘」等。

戶籍所在地的市區町村,會向各戶寄送預計登記讀音的通知書,如果有錯誤可以申請更正,如果在明年5月25日之前沒有提出更正,就會依照通知書上的內容登記姓名讀音。日本法務部在指導分針中規定,名字讀音的審查標準為收錄在常用辭典中的讀音,姓名讀音如果會混淆社會秩序,或是在常識上無法接受,將不被允許。
舉例來說,讀音與漢字意義毫無關聯,像是「太郎」想要讀作「George」或「Michael」。或是在讀音裡面明顯加入了其他詞語,例如取名「健」,發音卻想要讀作「健一郎」。又或是容易造成書寫錯誤的名字,例如取名為「鈴木」卻想讀做「Sato(佐藤)」等,會遭到駁回。此外,如果具有反社會意義,或是可能對兒童未來產生不良影響的讀法也被明確禁止。(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