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這句」暗指柯文哲?陳時中:若做不到「久了會變社會亂源」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李俊毅/綜合報導

民進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陳時中日前接受專訪時,自評防疫成績75至80分,後出席萬華行程更為當時污名化為破口而向萬華人民抱歉,台北市長柯文哲23日出席活動表示,台灣防疫成功是民主自由的勝利,他痛批「要不是為了選舉,陳時中會道歉嗎?」大酸「選舉到了,該裝他也要裝」。對此,陳時中今天出席新書發表會時回應,走到一定程度時得做到「不怒而威」才能彰顯高度、進步和眼界,不要變成「怒而不威」。

陳時中、柯文哲。(合成圖/翻攝自指揮中心直播、柯文哲臉書)
陳時中、柯文哲。(合成圖/翻攝自指揮中心直播、柯文哲臉書)

陳時中今天舉辦《溫暖的魄力》新書發表會,衛福部長薛瑞元、政務次長王必勝、政務次長李麗芬、常務次長石崇良全員到齊,此外陳時中競選總幹事陳建仁、前衛生署長、新光醫院院長侯勝茂皆出席,可說是冠蓋雲集。

陳時中上台致詞時表示,人一開始一定是怒而威,但如果沒有清楚的論述,之後一定會變成怒而不威,當出現這樣的狀態就必須退下其位。他隨後也笑說,「最近對號入座的人很多」,不過今天說的怒而威、不怒而威,不是要影射誰,將新書定名為《溫暖的魄力》,也不是要酸誰沒魄力,都是對自己的要求,政策要溫暖才走得長久。

至於長久下來怒而威的人應該退下其位,是否有特別在說「哪件事」?還是暗指某位居高位的官該下台?陳時中說,可能會有跟最近的時事相符,但這些話都是他過去在跟部屬與年輕朋友交流的心得分享,「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一律給予這樣的建議。」

媒體追問,怒而威的人應退位,是不是在暗指柯文哲?陳時中連忙澄清,不是在說任何人,這只是自己講很久的座右銘,同時也是對自己的監督,不過他也補充,每個人一開始都會論理強衝把知名度打開,但若得到一定的信用後還這樣用,恐怕會成為社會亂源。

針對柯文哲日前批評,陳時中先前為萬華破口說道歉,是因為「要選舉了,該裝的也要裝」;蔣萬安也說陳陣營舉辦26場座談會前應先辦地方道歉會,陳時中回應,這就是自己怎麼想,就用怎樣方式去想別人的說法。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