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氣飆升 室內也易產生「熱傷害」! 這些人是高危險群

分享:
0:00
volume_up

記者蔡庭語/綜合報導

台灣夏季高溫不斷,尤其中午時段,走在路上就像在烤箱裡,國內熱傷害的人數也屢創新高!據統計今年7月熱傷害就診人數高達774人,相較去年的423人,增幅1.8倍;且不只在戶外,即使室內沒有太陽直曬,也會產生熱傷害。

暑氣飆升 室內也易產生「熱傷害」!  這些人是高危險群
暑氣飆升應注意三大要點預防熱傷害
(圖/pixabay)

造成室內熱傷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空氣不流動,導致散熱速度下降,產熱速度大過於散熱速度,最終造成空間內的熱能無法排出,環境溫度就會不斷升高,若再加上在室內人體溫度調節不佳,就容易產生熱傷害的症狀。特別是老人和兒童對溫度的調節能力相對比較差,當室內溫度持續上升,過度出汗而處於脫水的狀態,更會加重熱傷害的發生,所以家中若有老人或兒童,更要注意室內高溫所導致的熱傷害。

根據國民健康署表示,預防熱傷害有三大要點

保持涼爽

  • 夏日高溫來襲,盡量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良好或有空調的地方、避免將幼童單獨留在密閉、停泊的汽車內。

補充水分

  • 不論活動程度如何,都應該隨時補充水分,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並且每天至少喝2,000㏄開水。
  • 可吃適量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促進身體健康。
  • 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分的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
每天都應補充2000CC水分
(圖Pixabay)

提高警覺

  • 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並適當休息補充水分。
  • 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或天氣炎熱的時間外出,如果必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
  • 為預防員工熱傷害,雇主應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相關防護措施,並宣導預防熱傷害以及重新調整分配工作,避免勞工每日在高溫場所工作時間超過六小時。此外,雇主應安排相關課程,使員工認識熱傷害的症狀,以強化預防熱傷害的行動。

最後,國健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應隨時關心家中長輩及孩童的狀況,如果發現身體疑似出現熱傷害徵兆時,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的環境、設法降低體溫,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以免錯過救援黃金期。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