糞便飄油耗味恐是胰臟炎!醫:氣味改變比症狀早出現

分享:

腸道健康狀況往往能從糞便觀察出端倪,除了形狀之外,氣味也是重要指標。腸胃科醫師鄭泓志指出,當腸道出現異常時,最早的警訊可能不是症狀,而是糞便氣味的改變。

糞便的氣味來自「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氣體,這些氣體包括硫化氫、甲烷、氨氣等,是腸道細菌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的。(圖/Photo AC)

鄭泓志醫師在臉書粉專分享研究指出,糞便的氣味來自「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氣體,這些氣體包括硫化氫、甲烷、氨氣等,是腸道細菌在消化過程中產生的。不同的腸胃疾病會產生不同的氣體組合,就像特殊的氣味指紋,能夠提前反映身體的異常狀況。

根據研究,當出現鐵鏽味或腥臭味,且糞便呈現黑色柏油狀時,可能與上消化道出血有關,常見於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或胃出血等症狀;若聞到油耗味或濃烈腐敗味,同時糞便中有油脂殘留或呈現漂浮狀,則可能是脂肪消化與吸收出現異常,可能與胰臟炎、胰臟腫瘤、膽結石或肝膽功能異常有關。

當糞便出現發酵酸味且帶有氣泡,通常代表腸道菌相失衡,可能是因為腸躁症、益生菌攝取不足或長期壓力導致。(圖/Photo AC)

鄭泓志進一步解釋,當糞便出現發酵酸味且帶有氣泡,通常代表腸道菌相失衡,可能是因為腸躁症、益生菌攝取不足或長期壓力導致。而臭雞蛋味則常見於高蛋白飲食者,因為大量攝取肉類、蛋類或乳製品,會導致腸道細菌大量分解含硫胺基酸,產生較多硫化氫氣體。

鄭泓志提醒,如果糞便氣味改變只是偶發現象,可能與飲食有關,但若變化明顯且持續超過數天,建議及時就醫檢查,以確保腸道健康。

留言衝人氣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