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15歲少年咳不停就醫 驚見肺癌腫瘤已達1.1公分

分享:

大陸河南一名15歲少年因持續咳嗽就醫,經檢查發現右肺出現毛玻璃狀結節,確診為早期肺癌,震驚醫界。醫師指出,少年從小體質虛弱且有肺癌家族史,加上長期處於二手菸環境,多重因素導致罹癌。

經檢查發現,少年右肺上葉出現1.1公分的毛玻璃狀結節,結節內部有毛細血管穿行及小空洞,呈現典型的早期肺癌特徵。(示意圖/Pexels)
經檢查發現,少年右肺上葉出現1.1公分的毛玻璃狀結節,結節內部有毛細血管穿行及小空洞,呈現典型的早期肺癌特徵。(示意圖/Pexels)

經醫院檢查發現,這名少年右肺上葉出現1.1公分的毛玻璃狀結節,結節內部有毛細血管穿行及小空洞,呈現典型的早期肺癌特徵。外科醫師楊軍峰帶領醫療團隊在充分術前準備後,為少年進行手術切除腫瘤,術後病理報告證實為微浸潤性腺癌。

楊軍峰醫師表示,肺癌患者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臨床上已經可以看到許多30多歲、20多歲的病例。他指出,這名少年的病例具備多項年輕肺癌患者的共同特徵,包括「從小體質偏弱,容易感冒、咳嗽、運動量少、缺乏鍛鍊、課業壓力大、經常熬夜、飲食不規律、睡眠品質不好」等。

經了解病史後發現,少年的家族中有親人曾罹患肺癌,且家中有人有吸菸習慣。雖然少年本身不吸菸,但長期暴露在二手菸環境下,使其肺部持續受到慢性刺激。楊軍峰醫師解釋,由於少年正處於發育階段,更容易受到外在環境因素影響而誘發癌症。

菸害環境包括香菸、電子菸、二手菸和三手菸都對肺部有害。(示意圖/Pexels)
菸害環境包括香菸、電子菸、二手菸和三手菸都對肺部有害。(示意圖/Pexels)

針對年輕族群的肺癌風險,楊軍峰醫師特別提醒五大危險因素:首先是菸害環境,包括香菸、電子菸、二手菸和三手菸都對肺部有害;其次是廚房油煙和空氣污染物的危害,特別是高溫烹調時產生的致癌物質;第三是家族遺傳因素,有直系親屬罹患肺癌者風險較高;第四是長期免疫力低下,因壓力、作息不正常等導致;最後則是忽視定期體檢的重要性。

醫師特別強調,廚房油煙中含有丙烯醛、苯並芘等致癌物質,而空氣中的PM2.5、汽車廢氣等污染物都可能進入肺泡,對未發育完全的青少年肺部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此外,有研究顯示,具有肺癌家族史者的發病風險明顯升高,可能與特定基因突變有關。

留言衝人氣 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