嚇死人!沙灘驚見「藍色塑膠袋」 竟是世界第3毒僧帽水母

分享:
0:00
volume_up

隨著夏季腳步逼近,不少民眾紛紛湧向海邊戲水。不過日前有遊客前往新竹縣竹北市新月沙灣時,赫然發現岸邊出現劇毒生物—「僧帽水母」,引發關注。該水母被列為全球第三毒,其毒性強烈,誤觸恐導致劇烈疼痛、過敏反應,甚至危及性命。

世界第三毒的「僧帽水母」出現在竹北新月沙灣。(圖/翻攝畫面)

新竹市水上救生協會日前在新月沙灣進行船艇訓練時,一名教練在沙灘上發現一團疑似「藍色塑膠袋」的物體,確認為僧帽水母後,隨即拍照並上傳至臉書社團「竹北大小事」,提醒遊客提高警覺。

竹北市公所也透過官方臉書發文指出,新月沙灣擁有開闊沙灘與迷人夕陽景緻,向來吸引眾多遊客造訪;然而近期僧帽水母出沒,市公所提醒民眾提高警覺。該水母擁有劇毒,誤觸恐導致劇痛與紅色鞭痕,毒素更可能引發過敏反應、干擾心肺功能。市公所特別呼籲:「若在沙灘上見到粉紅、綠、藍或紫色,外型如透明塑膠袋的漂浮物,極可能是僧帽水母,切勿觸碰!」

交通部觀光署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北觀處)補充,僧帽水母又稱「葡萄牙戰艦」,擁有長達10公尺的觸鬚,表面布滿含毒刺細胞,可致死小型海洋生物,即使死亡或斷裂的觸鬚在數小時內仍具攻擊性。該毒液為酸性,與人體接觸會引發劇痛並留下紅色鞭痕,症狀可能持續2至3天。

此外,北觀處警告,僧帽水母的刺傷可能引起一連串嚴重反應,如發熱、休克,甚至干擾心臟與肺部功能,嚴重時恐有致命風險。

若不慎接觸僧帽水母,北觀處建議,應立即移除皮膚上的殘留觸鬚,可使用抗組織胺藥物緩解發炎反應,並視情況儘速就醫,避免病情惡化。

海灘美麗卻也潛藏風險,呼籲民眾戲水同時務必注意安全,遠離不明海洋生物,避免發生意外。

留言衝人氣 1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