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高血脂恐增加腦中風及心肌梗塞風險,無毒教母譚敦慈在《健康2.0》節目中分享,透過規律運動及三大飲食原則,即便年過60歲,她的血脂檢驗數值仍維持在標準範圍內,從未出現異常。

譚敦慈表示,身為一位關注食安議題的專家,加上她的大兒子是心臟內科醫師,全家人都特別注重血脂健康。她在節目中透露,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濃度在歷年健康檢查報告中,始終保持在100mg/dl以下,遠低於標準值130 mg/dl的標準。
為維持健康的血脂指數,譚敦慈堅持三大飲食原則。首先,在烹調用油選擇上,她完全不使用動物性油脂,改以橄欖油、苦茶油等植物油為主;其次,她每天固定吃兩餐,以早餐和晚餐為主,特別強調晚餐一定會食用富含Omega-3脂肪酸的小型魚類,如鯖魚等有益心血管健康的魚種。

在用餐順序方面,譚敦慈強調科學化的進食方式:「我會先喝些水,接著食用蔬菜,然後是豆類、魚、蛋、肉等蛋白質,最後才進食米飯等澱粉類食物。」她指出,目前已有多項研究證實,這樣的飲食順序有助於控制血糖和油脂。
國健署也曾指出,高血脂症狀包括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過高,不僅會提高腦中風、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機率,長期下來更可能造成器官永久性損傷。為此,國健署提供40至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的成人預防保健服務,透過定期抽血檢查及早發現高血脂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