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健保兩面刃 外國人嘆:方便看診卻難根治

分享:

一名居住台灣的瑞士籍人士近日在臉書粉專「法文邂逅」分享對台灣健保制度的觀察,引發網友熱烈討論。這位瑞士籍人士表示,台灣健保雖然便利快速,但在長期觀察下也發現制度存在值得省思的問題。

外國朋友發文討論台灣健保制度文章引起熱議。(示意圖/中天新聞)

這位瑞士人指出,台灣醫療制度最初令他感到震撼。相較之下,瑞士雖以高品質生活聞名,但基本醫療便利性卻不及台灣,且費用昂貴。他透露,以消費能力換算,瑞士人每年醫療支出約為台灣人的5倍,且在瑞士看皮膚科需等待2至3個月。

然而,在台灣生活一段時間後,他發現健保制度也有其缺陷。以他個人經驗為例,因皮膚問題需要經常就醫,但發現醫師問診過程往往過於草率,無法深入了解病因。更令他困惑的是,當他向友人提及就醫的診所時,常遭遇「那間診所看診品質不好」的評價。

他觀察到,部分優秀的專科醫師因病患過多,選擇退出健保體系,轉往醫美診所或私人診所發展。這讓他不禁質疑,若健保制度的設計導致優秀醫師選擇其他發展途徑,是否真能稱得上是健康的制度。

比較台灣與瑞士的醫療差異,他表示,雖然瑞士看診等候時間長,但醫生問診相當徹底,一次看診就能解決問題的機率較高。反觀台灣,雖然就醫便利快速,但往往需要多次回診或轉診多家醫院才能獲得完整治療方案。

對此,網友在社群平台紛紛回應。有網友指出:「健保有點偏離保險理念,只重治療不注重預防,又平準保費導致一堆人根本沒在為自己的健康負責。」、「不是優秀醫師"都"選擇退出健保轉向醫美喔~ 應該是想多賺錢的醫生退出健保轉向醫美,而且因為醫美市場龐大,削價競爭,需要很多年輕醫生的二頭肌」。也有網友建議:「如果歐洲的健保跟台灣的健保能稍微綜合一下就好,能接受等待及較高保費,但希望保有台灣掛號便利的優點。」

然而也有其他網友分享自身經歷:「我在法國看的醫生常常花很多時間問診,也沒有獲得正確或者深入的診斷,所以我覺得醫生花時間在你身上跟醫療品質沒有絕對的關聯。在法國這種醫療分級職度明確嚴謹的地方,如果第一次接觸的醫生沒有正確的判斷,很容易延誤就診時間,更常有的是花了大把的時間沒有受到適當的診療。在台灣則沒有如此嚴謹的規範,一般民眾也能到大醫院直接找專業醫生就診,相對來說也會造成醫護人員的過勞,每個病患相對分到的時間也縮短。」、「我在美國也是醫師花很多時間在你身上,也不用久等因為都預約制,但是台灣的醫療訓練真的世界第一」。

留言衝人氣 23則留言

登入留言有機會獲得旺幣哦!
NO MESSAGE 無任何留言,趕緊搶頭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