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記者陳昀娟/綜合報導
「胖胖的人是不是就不會有肌少症?」是不少民眾的疑惑,營養師李芷薇在臉書粉專表示,肥胖型肌少症疾病風險反而更高,比起單純肥胖或肌少症,肥胖型肌少症因為肌肉比例低、脂肪比例高,易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等疾病的風險。
營養師李芷薇表示,肥胖型肌少症因為低肌肉比例、高脂肪比例,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高血脂等相關代謝性疾病的風險更高。(示意圖/Pexels)
李芷薇表示,減重速度過快可能會導致短期內流失大量肌肉,更不利肥胖型肌少症個案的肌肉與體脂比例,因此要避免快速減重。針對肥胖型肌少症個案,為減少因減重而流失的肌肉量,應加強負重運動,以促進肌肉合成和肌肉保留。
李芷薇指出,大多數人的肌肉量通常在40歲左右開始下降,到了60~70歲時,肌肉流失得會更快。而營養不夠與活動力不足也會增加肌肉流失的風險。她建議,若是有肌少症,可以多補充蛋白質、維生素D、鈣質、植化素等營養素,來增強肌肉與骨骼強度,維持肌肉正常運作。
李芷薇提醒,有肥胖問題的高齡者,流失肌肉風險較年輕族群高,想要減重務必與醫師及營養師進行討論。
- 資料來源:臉書《Vivian李芷薇營養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