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三伏養生」理念在大陸掀起流行。社交媒體上充斥著「曬背」能祛濕、減肥說法。就有一名女子為求快速減重,連續9天在三伏天正午時分進行曬背,不料引發嚴重健康問題,讓她付出沉重代價。

據《河南百姓健康》,佛山王姓女子在今年三伏天期間,聽信「曬背能燃脂」說法,於是每天選在中午12點到下午2點,在空地鋪墊子,穿著吊帶背心進行曝晒。她堅信「越熱效果越好」,連續9天都堅持曬足2小時。
王女士起初見體重減少2公斤,還開心分享「精神煥發」的感受。然而到了第10天清晨,她突出現劇烈噁心、肌肉酸痛、頭暈目眩症狀,甚至無法站立。家人發現她皮膚通紅、嘴唇乾裂,且尿量明顯減少,立即將她送醫。
檢查結果顯示,王女士的血肌酐水準飆升至正常值的3倍,肌酸激酶更突破10萬單位(正常上限僅200單位),遭診斷為高滲性脫水、急性腎前性腎功能損害及橫紋肌溶解綜合症。醫師說,王女士的減重實際是因體液流失造成的假象,一旦補充水分,體重就會回升。
醫生解釋,持續高溫曝晒下,王女士大量出汗卻未及時補水,導致身體脫水,血液濃縮後腎臟灌注不足;同時,高溫引發肌肉細胞受損破裂,釋放的肌紅蛋白隨血液流入腎臟,像「泥沙」般堵塞腎小管,雙重打擊下,腎臟功能急劇衰退,隨時可能進展為急性腎衰竭。
醫師表示,三伏天的太陽輻射強度是春秋季的2至3倍,正午地表溫度可達50℃以上。當人體體溫超過40℃時,可能引發致命性急症熱射病,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功能障礙,引發多器官衰竭,死亡率達50%。
針對如何安全進行曬背,醫師建議應選在早上7至9點或傍晚5至7點進行,初次嘗試從10分鐘開始,每日累計不超過1小時。並穿著寬鬆透氣長袖衣物,提前補充含電解質的水。若出現頭暈、心慌、噁心、尿量明顯減少等症狀,需立即移至陰涼處,並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