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為遏止偽造車牌違規案件,預告修正「違反道路交通管理事件統一裁罰基準及處理細則」,針對使用偽造、變造或矇領牌照等違規行為,將從原本的1萬800元提高至7.2萬元,目前於7月15日正式實施。

偽造車牌。(示意圖/翻攝畫面)
根據交通部統計,2024年偽造車牌案件共有1271件,其中8月達到高峰期的261件。經過交通部公路局及跨機關聯手防堵後,違規案件逐月下降,到2024年12月已降至101件,降幅達61%。
交通部公共運輸及監理司長林福山表示,新制已與內政部會商並函報行政院,建請核定自今年7月15日施行。新制重點包括:使用偽造、變造或矇領之牌照,以及在路邊停車時使用偽造車牌,皆可直接重罰7.2萬元,並當場移置保管該車輛。
此外,針對牌照吊扣期間仍繼續行駛的車輛,機車從原本5400元到8100元、汽車從原本7200元到1萬800元的罰款,都將加重至3.6萬元,並當場移置保管車輛及吊銷牌照。
新制也規定三種情況下,違規車輛將被沒入拍賣或銷毀,包含偽造變造他車牌照、肇事致人傷亡、10年內偽造累犯。
與此同時,修法也加重其他相關違規罰則,包括未領用牌照行駛、報廢登記車輛仍行駛、已領有號牌未依規定懸掛、無有效牌照停車等情況,罰款都提高至3.6萬元。值得注意的是,新制也將處罰非車主的駕駛人,若明知是偽造車牌仍使用行駛,可罰款3.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