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科醫師廖述寬指出,想要在三個月內明顯改善血糖,可以透過三個關鍵習慣來達成。他分享一名患者在實行這些方法後,血糖值就有顯著改善。

第一個習慣是在飯後約30分鐘進行15分鐘的中等強度快走運動,速度要達到有點喘但仍能說話的程度。廖述寬分享,一位飯後血糖經常飆升至將近300 mg/dL的女性患者,在未特別調整飲食和藥物的情況下,只要在每餐後進行15分鐘快走,血糖就能維持穩定。
第二個習慣是延長夜間空腹時間。廖述寬強調,除了注意飲食內容,用餐時間也是關鍵因素。他建議晚餐和隔天早餐至少要間隔12小時,將晚餐提前1至2小時食用就能看到明顯效果。這種間歇性斷食方式能迫使身體轉換能源模式,燃燒體內脂肪提供能量,有助於調節代謝,避免血糖劇烈波動。

第三個習慣是定期測量血糖。廖述寬表示,成功控制糖尿病的患者都會定期檢測血糖,及時調整治療方向。測量頻率需依據治療方式和血糖控制狀況而定,若僅服用口服降血糖藥物且血糖穩定,每週測量2至3天即可;若血糖偏高或糖化血色素超過7%,則建議每天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