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藝人徐熙媛(大S)在日本旅遊期間因為流感併發肺炎辭世後,許多網路評論者發言觀點,不符倫常義理基本標準,因為激發強烈負面評議,成為媒體追逐報導焦點。對此,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今(7)日指出,當前台灣社會被政治搞到嚴重極化,行為處事道德淪喪到此等地步,確實令人感到相當遺憾,但當事者肆無忌憚的強辭奪理不斷硬拗,卻又讓人非常無奈。
張競表示,不論辭世藝人的藝文作品或是表演事業存在多少爭議,通常台灣社會還是相當敦厚,對於亡故者基本上社會大眾都不會再出言表達惡感,畢竟普世義理是人死為大,至於政治人物會強調「林北沒死那裡也很大」,畢竟算是社會異類,恐怕是難以獲得社會認同與肯定吧?
他說,政治評論者針對藝人徐熙媛辭世發言惹議,風波最後都會平息,但是不可否認,徐熙媛辭世後確實引起台灣社會重視流感疫情,因此許多社會大眾主動接受注射流感疫苗,甚至要讓政府主政機關辦理緊急採購以滿足社會需求,確實是項始料未及的社會現象。
張競表示,此次也讓國人開始注意國外旅遊因病就診與應變保險問題,特別是原先國人對於日本社會醫療保健體系,普遍抱持正面觀感與高度期待,結果從徐熙媛就診過程中,發現事實真相並不如想像完美,其實亦讓台灣社會更進一步認清,日本社會醫療保健體系亦存在相當問題,從而更加珍惜台灣社會彌足珍貴的健保體系。
他認為,不妨認真藉由違逆事實思考方式(Counter-factual Thinking Approach),想想當事者若是其他的演藝明星,台灣社會將會有何反應?發生地點若是在其他國家或是大陸對岸時,社會評論趨向又將指向何方?
張競坦言,其實必須承認,台灣社會看待任何事件還是存在雙重標準,甚至多重標準,偏見與成見再加上多疑與怨恨,往往就會讓人判斷失實,讓感性超越理性、駕馭判斷能力,這是台灣社會因政治情勢發展趨向極化,所導致越結越緊的高帝安繩結(Gordian Knot)。他不禁要問,台灣社會還存在解開這個死結的理性繩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