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在比利時展開,台灣首次以正式會員國身分參與,副總統蕭美琴更在布魯塞爾歐洲議會上向全球立法者大會發表演說,美聯社、路透等外媒也紛紛以「罕見」來形容蕭美琴這次的外交行動。

副總統蕭美琴7日現身歐洲議會,在IPAC峰會發表專題演說。她強調台灣海峽的和平對全球穩定和經濟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並稱「歐洲在砲火下捍衛了自由,台灣在壓力下捍衛了民主」、「在一個日益分裂、動盪和威權主義抬頭的時代,這次聚會肯定了一件至關重要的事情——即使相隔遙遠,民主國家也並非孤立無援」。


而對於蕭美琴此次的歐洲之行,外媒也相當關注。路透報導指,台灣在歐洲唯一正式的外交關係是與梵蒂岡,但從英國和法國到立陶宛和波蘭等國都允許台灣現任或前任高級官員訪問。
雖然台灣外交部長偶爾會訪問歐洲和其他與台北沒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地區,但像副總統這樣級別的官員很少會這樣做,因為這可能會引起中國大陸的不滿。因此這次蕭美琴的外交行動可說是「日益大膽地向歐洲伸出橄欖枝」。
而美聯社報導稱,儘管歐盟成員國與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一樣,與台灣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並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但歐盟與台灣有共同的民主價值和密切的貿易聯繫,歐盟反對中國大陸以武力解決與台灣的爭端。
報導還引用了英國智庫查塔姆研究所亞太項目主任布蘭德(Ben Bland)上個月在一篇分析文章中的說法。布蘭德認為儘管缺乏正式的外交關係,但在美中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歐盟和台灣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來深化關係,實現互利共贏。
另外報導也提到,由於先前蕭美琴在捷克曾遭跟車險釀車禍,出於高度維安考量,此次的行程和演講一直處於保密狀態。